李文忠因為他爹李貞的關心,成親很早,李景隆雖然比朱棣低一輩,但卻比朱棣還要大幾個月。

這小子隨他爹,長得驢高馬大,人模狗樣的。

對待師長,還彬彬有禮,說話一套一套的,頗受長輩喜歡,屬於別人家的孩子那種。

事情的發展,正在超出張希孟的控制,他覺得這麼下去,很有可能不會爆發靖難之役,或者直接點,這幫人都會倒戈卸甲,以禮來降。

然後是應天歡迎你,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對於這個結果,張希孟也沒啥好主意,他反對老朱插手,朱元璋就選了幾個平庸的人,來管理武學,又從勳貴家中,挑了個老實巴交的李景隆來伴讀,張希孟還能說出什麼來?

要不然把你家的孩子送進來?

咱們再把徐達和常遇春的公子也安排過來?

來一個群英薈萃?

張希孟乾脆搖頭了,或許這就是天生的緣分,他也沒有辦法。

愛咋咋地,有自己在,還真能翻了天不成?

張希孟沒有料到,有些人或許天生就是惹事的。朱棣這混小子,不知道怎麼回事,竟然弄到了一方假的徵西大將軍印。

然後就又出事了,這貨竟然在學堂裡,公然發告身,委任官吏了。

作為朱棣的好玩伴,雖然張庶寧還沒有到入學的年紀,朱棣提前給他發了個軍師祭酒的官職。

字寫得歪歪扭扭不說,紙也是皺皺巴巴,倒是上面的大印,通紅通紅的。

“四,四殿下殺了叔叔家的雞,用雞血按的。”張庶寧低聲說道,滿臉嫌棄。

張希孟卻也無可奈何,心說你嫌棄啊,別人還求之不得呢!

事情還真讓張希孟猜對了。

朱棣這混小子,竟然靠著濫發告身,拉攏了一批手下。

裡面有指揮使,指揮同知,還有千戶,百戶,呼啦啦地湊了好幾十人。

一群十來歲的孩子湊在一起,還能幹什麼?

尤其是這種尚武的地方……此前朱院長也辦過武學,但那都是針對軍中孤兒,還有些將門子弟,而且也不是連續的。

像這種皇子大舉參加的,還是第一次。

別的且不說,伙食是相當不錯的。

有魚有肉,小傢伙們吃飽喝足,一個個精力爆棚。

朱棣有兩大絕學,除了濫用大印,籠絡人心之外,他還會講故事,哪怕說話一套一套的李景隆也比不過他。

很快朱棣就籠絡住了一大堆的文武群臣,讓他們老實聽從自己的調遣,唯命是從了屬於是。

朱棣這麼幹,當然不是光顧著好玩。

他要報復,結結實實報復老二和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