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不能讓皇后太寒酸(第2/3頁)
章節報錯
他需要仔仔細細,推敲一下眼前的事情……楊憲,胡惟庸,楊思義幾個混球,他們提出的方桉,充滿了算計。
首先跳得最歡的楊憲,這傢伙沒準最安全,他管著御史臺,和鹽法糾纏不深。
他主動跳出來,很有可能就是想取代自己,入住中書省。
過一過宰相的癮兒。
至於胡惟庸,這傢伙管著稅務部,捏著錢袋子,他這個人,也想往上爬,但他更想著擴充稅務部的許可權,如果能把鹽稅捏在手裡,他就贏了。
至於戶部這邊,他們才是最緊要的,從前朱元章已經清理過好幾次戶部了,但是執掌一國財權,這幫人不會這麼簡單的,裡面還有多少弊端,誰也說不清楚。
真要是掀開,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戶部是希望原封不動,只是換個名目,把鹽商和鹽運使司保下來,讓他們繼續掌權,至於新的鹽法,自然是名存實亡最好了。
還是那句話,這種想法根本不現實,且不說朱元章如何,張希孟既然發動了,就不會弄成這樣的……
“哎!早知如此,我就該早早告老還鄉啊!”
李善長足足走到了天明,面對當下這個局面,也是沒有太好的辦法,想要兩頭兼顧,幾乎是不可能的。
看起來只有割捨掉一頭,才能保住老命。
但李善長拖著疲憊的身軀,來到中書省的時候,姚廣孝竟然捧著公文件桉,早早等在了這裡。
“李相公,卑職有禮。”
李善長打了個哈氣,他下意識掃了眼這個年輕人。
姚廣孝身形高,骨架寬大,但卻沒有多少肉,顴骨突出,腮幫凹陷,由於缺肉,年紀輕輕,眼皮下垂,呈現三角眼,看起來十分陰翳。
這是個要殺人的主兒啊!
李善長突然一驚,他光想著拉張希孟下水,一起背罵名,卻沒有想到,姚廣孝不是那麼好擺弄的。讓他插手進來,還真不知道是福是禍!
果不其然,落座之後,姚廣孝直接道:“李相,陛下尚未登基之時,就設立了兩淮都轉運使司,後來又在杭州設立了兩浙鹽運使司。定都轉運使秩正三品,設同知,副使,運判,經歷,知事,照磨、綱官,鹽場設司令,司丞,百夫長等等屬官……另外有鹽丁,灶戶,規模龐大,靡費極多,每年鹽稅之中,有三成之多,要拿來供養這些人。如今一併裁撤,實在是國家之福,百姓之福!”
李善長默默聽著,一張老臉,已經變了顏色。
“這麼多人,一下子都裁撤了?他們不少都是有功之臣,兢兢業業,為了大明朝,付出了那麼多心血,如果都給裁撤了,是不是不近人情?寒了人心?”
姚廣孝眼皮低垂,沉聲道:“李相,鹽運使司弊端極多,如果現在裁撤了,或許還能少些麻煩,不然的話,後患無窮啊!”
李善長一怔,瞪大眼睛,“什麼意思?”
姚廣孝道:“沒什麼意思,就拿兩浙都轉運使樊光來說,此人任人唯親,和鹽商過從甚密,有不少人都向門下省遞過密報,說了很多事情,牽連不小。”
李善長的心怦怦亂跳……壞了,真的壞了。
他拉門下省下水,自以為高明,結果怕是玩砸了。
張希孟那邊絕對不會倉促發動的,他現在雖然不在應天,但他的魂兒在!
朱元章種種做法,誘敵深入,故佈疑陣,撒下天網,只等一網打盡。這是張希孟的風格。
姚廣孝作為門下省官吏,手握著罪證,也是引而不發,直到現在,才拿了出來。也是張希孟的做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