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吧!你就把讀出來的東西,歸納總結一下,送去應天,剩下的我來安排。”

得到了老師的保證,朱標總算鬆了口氣。

張希孟這個老師雖然不是那麼靠譜,但他有一個很不錯的習慣,就是不難為學生。朱標可以看這些公文,瞭解各種事情的進展,也可以去各處瞧瞧,算是體察民情。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哪怕一天發呆,張希孟也不大會難為他。

所以朱標小朋友,開始你的野蠻生長吧!

事實證明,被耳提面命了好幾年,朱標還是很溫順的,如果是朱老四,估計騎上小馬駒,撒手就沒了。

而朱標則是老老實實,閱讀各種公文,其中他最關心的就是烽火臺的修築……先生冒著雪,天寒地凍,也要修築。

還要把功德營的人也都派上去,還有那個失去親人的善良老婦,朱標迫切想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等他翻開公文之後,立刻就窺見了一個龐大的工程……自山海關而起,向西沿著燕山山脈,每個三五里,就要修一座烽火臺,有些密集的地方,甚至要一里一個。

平坦的地方,烽火臺可以用磚石搭建,修的比較堅固。

住宿條件也很好,能建一座院子,有高大圍牆,裡面儲存糧食、兵器、燒柴,一個墩臺,多的可以住三五十人,基本上由一個百戶,或者一個總旗負責。

而那些地形崎區,尤其是深入山裡的墩臺,就慘的多了。

磚石運輸不上去,就只能就地取材,以松木搭建起一個三丈多高的瞭望臺。上面搭一個灶臺,支上一口大鍋。

遇到敵襲,就把曬乾的狼糞扔進去,點燃之後,提醒其他烽火臺。

除了狼糞之外,還有些爆竹,孔明燈……反正都是能傳遞訊息的東西。

這種墩臺的住宿條件就非常非常差了,下面只有一個木屋,防備豺狼虎豹。

然後也只有一個小旗,統領五七個人駐紮。

每個烽火臺儲存一兩千斤糧食,作為日常食物。

平時士兵還能打獵,補充肉食。可一旦大雪封山,沒膝蓋深的積雪,足以讓人寸步難行……寒冷,飢餓,缺少物資補充,還有虎狼棕熊,時刻威脅著士兵的生命。

哪怕是夏天,也沒有好日子過。

密密麻麻的蚊蟲,個頭非常大,在野地裡遇上了,一夜之間,能把一頭牛的血吸乾,喪命。

如果沒有什麼準備,可想而知。

一個烽火臺,五七個人,都被蚊子吸乾血液,悽慘無比死去……朱標閱讀著內容,漸漸的,他覺得自己的心臟縮緊,呼吸急促。

這麼危險,這麼艱難,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難道將士的生命不值錢嗎?

怎麼不能讓他們回到軍營,舒舒服服過日子?

朱標忍不住了,他騎上馬,帶著幾個人去檢視情況,他要親眼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這一次他沒見到張希孟,而是見到了越國公胡大海。

這位大明位列前三的名將,正在佈置任務,要求士兵攜帶著乾糧,主動探查情況,防備敵人突襲。

只要有敵情,他就果斷出擊!

“越國公,戍邊之苦,竟至於此!”

胡大海笑了,“苦自然是真的,可殿下也要知道,這腳下就是燕山啊!”

朱標心頭一動,低聲道:“是燕雲之地?”

“對!沒了這道防線,靖康之恥,就不是苦不苦的事情了。”胡大海意味深長道。

朱標又是一振,這一天他看了不少,也問了不少……等到返回住處之後,他又找來了那些公文,仔仔細細看了一遍。

數日之後,一篇介紹戍邊情況的文章送去了應天,又過了些日子,應天各大報紙,通欄標題,悉數刊登了“國之干城,宿衛大明”的文章。

太子殿下,替軍中將士說話了……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