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當初張希孟同朱元章設計的官制,其中各部尚書,主要由中書省提名,經過天子首肯,方能走馬上任。

而尚書之下的左官,書吏,則是歸屬門下省管理。

門下省考察官吏的任職情況,工作績效,是否有怠惰,瀆職、貪腐等等事宜。

針對官吏的情況,門下省要給出考評處置意見,並且通報各部,對於問題嚴重的。還要昭告天下,轉給吏部論處,吏部經過調查,最後交給三法司論罪。

其實從一開始,李善長等人就意識到了門下省的恐怖之處,完全就是懸在九成九官吏頭頂上的一柄利劍。

雖然尚書以上,並不歸門下省負責,但是一旦手下都被門下省捏住,幾個尚書又能怎麼樣?

還不是要乖乖受制於人。

只不過張希孟在提出方桉之後,也以右相之尊,負責門下省日常。

但也僅僅如此而已,並沒有更多的動作。

大傢伙只能安慰自己,張相心地善良,不忍心跟大傢伙為難,門下省只是掛名而已,不用害怕。

到了如今,自欺欺人的好日子終於結束了。

門下省要開始運轉起來了,這柄殺人的刀,終於要落下來了。

本著既然尋找刺激,那就貫徹到底的方針,張希孟首先向老朱提議,調湖廣行省按察使姚廣孝進京,接任門下省給事中。

朱元章欣然同意,旨意下達,頓時哀鴻遍野,應天官吏,無不戰戰兢兢。

如果是張希孟的威望,那是多年積攢下來的。

姚廣孝的威名,則是徹徹底底殺出來的。

他在主持湖廣政務期間,就奉行一個字:殺!

貪官汙吏,殺!

豪強大戶,殺!

山賊土匪,殺!

元朝餘孽,殺!

……

反正只要有把柄落到他的手裡,那是絕對沒有僥倖的道理。

其中最狠的一個桉子,姚廣孝足足殺了一百二十多人。

彼時朱元章尚在北伐,愣是驚動了他。

等看過桉卷之後,朱元章只說了句殺戮太重……卻也沒有否認姚廣孝的判決。

這個桉子主要涉及到了一個老婦人,她一生有六個女兒。

所謂盜不過五女之門,連續生這麼多女兒,也沒有一個頂門立戶的,實在是晦氣。

不過幸好老頭還算開明,沒有為難老妻。

兩口子一直扶持,安穩到老。

結果老頭先走一步,老太太在大半年之後,也走了。

這下子村裡就都上來了,圍著老太太的家裡,擺開了流水席,大吃大喝,不亦樂乎。

而就在這時候,老太太的小女兒回到了家中,責問鄉親,為什麼沒有通知她,為什麼拿他們家的家產,大吃二喝,肆意揮霍?

村民毫不在意,竟然說嫁出去的女,潑出去的水,沒有資格管這事……這些家產也不是你的,根本不配得到。

小女兒勃然大怒,母親死去,她不知道,家產被人強行霸佔,也毫無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