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當下大明存在中書省,在中書省又有參知政事。

也就是說,尚書地位貶值了不少。

汪廣洋要是在中原幹好了,是完全可以直升參政的。

還能說什麼啊,跟著張相干,升官快快快。

要是讓張相惦記上,那可就不好混了。

伴隨著剿匪順利展開,中原有了恢復的跡象,朱元章也不願意過多耽擱時間,他留給了徐達八萬人,駐守中原之地。

隨後又給馮國用一道旨意,保留了南陽軍團,並且讓他們駐紮陝州等地,和關中的李思齊對峙,防止他們出潼關,威脅中原。

至於在山東方向,考慮到毛貴的問題,老朱沒有安排布政使,而是繼續保留山東軍團。但是老朱也不能繼續讓毛貴這樣下去。

思前想後,老朱把劉伯溫派去了山東,擔任提刑按察使。

這還不如直接安排個布政使呢!

劉伯溫是什麼啊?

他本身學問一流,人品耿直方正,當初在老朱手下,就算是仗義敢言的,又隨著湯和組織苗兵,歷練了數年,正如一柄神兵利劍,已經打磨完畢,寒光閃閃,殺氣騰騰。

要知道自從滅了陳友諒以來,朱元章一直沒有給劉伯溫安排位置,只是讓他隨著宋廉,一起負責翰林院。

不是不想給,而是不敢給。

因為劉伯溫是要殺人的,把他放在哪裡,都意味著一場血雨腥風。

在中原決戰之前,老朱還是不敢太過整頓內部,這一點張希孟也是支援的,甚至說就是張希孟在壓著。

否則的話,劉伯溫接掌刑部,或者超擢,擔任御史大夫,都是夠格的。

畢竟立國之初,官職有著很大的隨意性,甚至增添幾個衙門,也沒什麼阻力。

事到如今,中原戰事結束,大明根基已經穩固。

老朱到底要亮出這柄利劍了。

只不過老朱還是求穩,沒有直接發大招。而是把劉伯溫先放在了山東,讓他練練手,順帶也是個威懾,等於告戒所有人,咱把刀子準備好了,你們都放聰明點。

很顯然,朱元章依舊是不改本性,但是也受到了張希孟的影響,做事沒有那麼極端,而是會預留些空間,當然了,你要是還不知道好歹,那咱就讓你看看什麼是洪武本色!

老朱安排妥當,就讓常遇春和胡大海兩人領兵,分別乘船,沿著運河,向南方進發。

張希孟沒有動身,而是老老實實擔負起照顧孕婦的職責,做菜做飯,陪著夫人散步,給她講笑話,哄夫人開心。

而且張希孟琢磨著要給孩子胎教,贏在起跑線嗎!

他每天給孩子讀些東西,從孃胎裡就培養這孩子。

簡直不能更完美了。

江楠也很滿意,覺得丈夫很不錯,只是唯一的問題。

“相公,你要是給孩子讀些詩詞文章,我也沒意見,但是你能不能別讀你寫的東西?”江楠忍不住道:“你寫的東西,我承認道理很不錯,但是文采還是差那麼一點點,也不適合孩子聽啊!”

張希孟霎時間老臉一紅,確實有點不妥當,比如說,你是個寫手,總不能給自己孩子讀自己寫的吧?

多少會有點小尷尬!

張希孟只能無奈道:“夫人,其實吧,我不光是給咱們的孩子讀,也是在拷問自己,拷問我的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