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鯉魚焙面(第2/3頁)
章節報錯
“上位是君,臣等唯有尊奉旨意行事,請上位下旨就是!”
將領們的順從老實,讓朱元璋略感欣慰,但他還是搖頭道:“你們先別急,聽咱把話說完了。”
老朱看了眼張希孟,“先生,你先給大傢伙解釋一下吧。”
張希孟點頭,用最簡單的話語,把需要派遣老兵深入鄉村的道理說了一遍。在場諸將,有人感嘆唏噓,有人皺眉思索,有人更是微微搖頭……毫無疑問,沒有誰願意放這麼多部下離開。
現場又陷入了詭異的安寧之中。
朱元璋看了眼徐達,低聲道:“你先說說吧,這事能不能辦?有什麼難題?”
徐達頭皮發麻,心都怦怦亂跳,他當然看得出來,朱元璋態度堅決,但作為諸將之首,他也不敢不說實話。
“回上位,臣以為讓將士們去村社之中,協助百姓開墾田畝,自然是好事,也是德政。只是如今察罕新喪,元廷大傷元氣,能不能趁機揮軍大都,滅了元廷?要是可以的話,此時似乎不宜讓將士們解甲歸田!”
徐達不愧是帥才,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就找出了冠名堂皇的理由,確實比一般人厲害多了。
朱元璋聽到這話,半點不意外,臉上含笑,“咱早就知道了,有好些人都說過,為什麼不趁熱打鐵,進軍大都。趁機滅了元廷?咱想跟大傢伙說,滅陳友諒,咱們拖不得。可要北伐,卻也急不得。”
“這裡面有什麼道理呢?大傢伙都知道,船破了還有三千大釘,元廷在脫脫死後,靠的就是兩個人,答失八都魯和察罕帖木兒……答失八都魯早死,勢力歸了兒子孛羅帖木兒。察罕帖木兒實力更強,但是卻死在了我們手裡。”
“現在這個光景,王保保逃到了山西,還有十幾萬察罕帖木兒的舊部,這夥人不可小覷。但是論起實力,他們尚且不如未受損失的孛羅帖木兒,尤其是缺少主心骨,凝聚不起來。我們要是趁機北伐,逼急了元廷,反而是幫著孛羅帖木兒收拾察罕舊部,得不償失。”
“況且元主父子兩個,並不是一條心,察罕一死,太子愛猷識理達臘孤掌難鳴,孛羅帖木兒很可能進入大都,竊取大權,執掌朝政。”
朱元璋含笑道:“你們說,這時候,該不該北伐?”
在場諸將,包括徐達在內,都只是帥才而已。
可朱元璋不光有帥才,更是能站在前所未有的高度,審視全域性,把握整體。這點在張希孟的指點之下,越發明顯,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
“元廷到底是立國近百年的朝廷,重壓之下,殊死一搏,不可小覷。而且還有一件事,以咱們如今的兵力,驟然北伐,就算能拿回大都,卻也不能全殲元軍,只是暫時將蒙古人趕到大漠,久後必為大明心腹之患。”
老朱這一番分析,竟然大大超出了張希孟的預計。
其實張希孟習慣於穩紮穩打,拿下了中原之地,就要先經營好,至少能夠自給自足,不再拖累其他地方,然後才能放手北伐。
可是朱元璋並不完全這麼想。
如果有機會拿下大都,提前結束大戰,他也是可以接受的。
可問題現在和歷史上不一樣……在歷史上,先是太子討伐孛羅帖木兒,然後又是一堆人圍攻王保保,前後打了好幾年。
即劉福通北伐之後,元廷內鬥,又把自己折騰得山窮水盡,徐達和常遇春北伐,對付的只是殘血大元。
正因為如此,才好高歌猛進,直搗黃龍。
可是由於大明發展太快,元軍還沒來得及內鬥,中原決戰就來了。
此時北伐,至少要面對完整的孛羅帖木兒所部。
即便能贏,也僅僅是把元軍推到長城一線而已。
偏巧大宋沒出息,沒能收復燕雲,前後幾百年時間,長城一線早就千瘡百孔,無法維持,想要防守住,那是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