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四章 朱元璋的金碗(第2/3頁)
章節報錯
“而且任何一個人,一支隊伍,都會老去……今天還驍勇善戰的將士,到了幾年之後,卻是未必。我們要保持軍中的戰力,始終所向披靡才行。主公早就建立了武學,每年都有人才從武學走出來。新舊交替,也是自然之理。”
“我想提醒一下徐將軍。”
被張希孟點名,徐達忙側耳傾聽,不敢怠慢。
“你說為了北伐,不宜動麾下將士,這是不對的。我們挑選一批素質過硬的將士,下到鄉村,又吸收一批新人,進入軍中。身為將領,應該學會磨合麾下士兵,嚴格訓練,互相砥礪,保持旺盛戰鬥力。咱們的軍營,就是一所學堂。你說一批老的學員走了,新學員上不了,這毛病出在哪裡?不還是出在負責教導士兵的將領身上,你說是不是?”
徐達額頭冒汗,“是,張相所言極是,是我一時湖塗了。”
“也不是湖塗,而是沒有想清楚,算明白。”張希孟笑道:“我要說的是第二點,主公對將士們,能夠如臂使指,分派如意。幾十萬人,盡數服從主公命令。推而廣之,面對幾千萬人的大明子民,主公也需要上下一心,服從安排。”
“要怎麼做到這一點?靠科舉出來的文官?靠著朝廷權威,靠著均田贏得的人心?這些都不錯。但是也需要把整個大明,變成一個大兵營,變成政令通達,上下一心的一支強悍的軍隊。你們以為這些將士是解甲歸田了?”
“不!他們是走向了另一個更大的戰場,是去擔任更重要的職位。一個村長,一個社長,就是軍中的百戶,試百戶,就是全軍的根基,是一支隊伍戰鬥力的保證!”
諸將悚然,他們當然聽得明白,一支打不垮,拖不爛的鋼鐵雄獅,最強悍的未必是主將,而是基層的將士,尤其是千戶,百戶,總旗這些人。
他們撐住了,軍心不亂,就不懼怕任何敵人。
同樣的道理,放大到國家,這些將士撒下去,就是大明的磚石根基!
隨後張希孟又道:“這第三層,就是針對將士本人,這些年了,我們陸續讓不少將領解甲歸田。但是這其中普遍是受傷的,沒法繼續打仗。回鄉了,授予土地,在地方上做些事情,甚至是參加科舉考試,進入官場。”
“這些將士也是人,也要考慮他們的未來。如果僅僅是留在軍中,一直到上了年紀,打不動了,掄不動大刀,再不得不離開,或者乾脆戰死沙場,是不是太過殘忍了?”
“從現在開始,我們每年定期讓一批將士解甲歸田,補充進來一批,離開軍中的將士,謀求一個合適的出身,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並且得到尊重,繼續發揮本領。到了日後,他們未必不能從下面爬上來,進入朝中,以不同的身份,為陛下盡忠,這豈不是更好?”
張希孟當真是舌綻蓮花,有著非比尋常的本事。
剛剛老朱以泰山壓頂的姿態,逼迫諸將低頭。
在大傢伙驚魂未定的時候,張希孟以一番道理,說的人心服口服,大大緩解了君臣之間的衝突。
彷佛是說,並非朱元章的強勢壓制,而是張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諸將深明大義,接受了利國利民的建議。
這樣一來,事情就沒有那麼刺激了。
果然,氣氛瞬間化解了許多,不再是那麼壓抑。
老朱面上含笑,“大傢伙都餓了吧,動快子吧!”
朱元章率先拿起了快子,正要夾菜,突然又放下來了。
“瞧咱這個記性,竟然忘了大事。”
“郭英,把咱準備的禮物送上來。”
郭英連忙答應,不多時,就有人端著盤子上來,每一個托盤裡,都放著一個大金碗!
朱元章拿起一個,笑呵呵道:“前些天,張先生成親,咱送他一面金牌,你們都知道,張相在咱這塊兒,與眾不同。可你們也都是咱的心腹愛將,股肱之臣,咱也想給你們點什麼,也該是金子的才行。”
“這不,咱就趕快讓金匠打造了一批金碗,都是繳獲來的金子,今天來的,一人一個,可不許說咱小氣摳門了。”
朱元章笑呵呵挨個發下金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