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下人答應,立刻去傳旨。

廖永安也調動水師,楊憲也從應天過來,接旨動身……只不過楊憲有點為難,這旨意不太好說啊!

朱元璋已經殺氣騰騰了,但是真正的旨意卻是隻有一句話:爾父回來了!

論起簡略,在所有的國書裡面,都算是空前絕後了。

張相出手,果然就是不一般啊!

只要高麗還要點臉皮,估計就要打仗了,還要跟廖永安和方國珍說說,讓他們做好備戰,可別麻痺大意。

處理了高麗這邊,張希孟和朱元璋的目光,還是放在了山東的毛貴身上。

比起關鐸那種扭扭捏捏的,毛貴是毫不掩飾,學習朱家軍的做法。

他的成績顯而易見,同樣的,困難也是明明白白。

這就是毛貴無奈的地方。

山東的豪強大族非常多,他的根基不夠,想要徹底剷除大族影響,千難萬難。

而且元軍也把兵力放在他的身上,頻頻發起攻擊,內部大族也在掣肘。

最要命的是他的做法還惹怒了韓宋內部的一些人,頻頻在劉福通面前告狀,攻訐抹黑。

這麼一來,弄得毛貴焦頭爛額,應接不暇。

所幸在淮西方向,大明對他堅決支援,給糧,給兵器,通商貿易,不遺餘力。

事情弄到了這一步,就算毛貴不願意歸順大明,只怕也不行了。

當然了,毛貴手下,也是一二十萬人,又是韓宋精銳,還佔據了一省之地,想要順利吞下來,還要付出一些努力。

總而言之吧,韓宋本身就離心離德,加上張希孟不停挖牆腳,已經成了一棟搖搖欲墜的破房子。

只要踹一腳,就會垮塌。

而踹出這一腳的人,正是察罕帖木兒!

其實就在關鐸兵敗遼西的時候,另一路北伐軍,也不得不進入寧夏路,就是為了避開察罕帖木兒的鋒芒。

也就是說,北伐西路軍也敗了。

察罕帖木兒甚至沒有追殺西路軍的李武、崔德,而是親自統兵,直取虎牢關,奪佔虎牢關之後,大軍分成南北兩路。

從黃河兩岸,呈鉗形攻來。

又調陝西的兵馬,出函谷關,山西的兵馬越過太行山和黃河,會師於汴梁城下。

而察罕帖木兒親自駐紮在汴梁城西的杏花營,指揮各路軍環繞著汴梁城修築營壘,圍攻汴梁。

此刻的察罕帖木兒,手握幾十萬雄兵,麾下將領極多,全都是能打的狠角色。

沒辦法,不能打的早就被淘汰了。

你可以認為這些元軍兇悍殘暴,比畜生還不如,但是卻不能否定他們的強悍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