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國公(第2/3頁)
章節報錯
彼時的他們,還是需要改造的俘虜,而今日他們是軍中的猛士,能夠前來參加閱兵的精銳。
“好啊!”
也先帖木兒喜極而泣,那些前來觀禮的蒙古人也落下激動的熱淚。
在這裡能看到一支以蒙古戰俘為主的兵馬,有著太豐富的資訊。說句實話,他們這些俘虜,元廷舊人,如何融入新朝,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老朱這邊,對他們太好肯定不行,把他們視作牛馬,那也不行。
而這些人則是戰戰兢兢,時刻提心吊膽,離心離德,任何一點風吹草動,哪怕僅僅是家庭衝突,也會動搖他們的忠誠。
但是在看到這支人馬的時候,他們鬆了口氣,而且是徹底放鬆了。
道理很簡單,朱家軍,代表著大明的核心,代表著新朝的柱石。
蒙古人能夠順利參與其中,並且得到尊重,在外面改造好的蒙古人,也不需要擔心,
可以安心做新朝子民了。
在這些人之後,杭州之戰,浮樑之戰,湖口大捷…每一次大戰,每一個重要節點,
都有一支隊伍代表著。
整個閱兵過程,就彷彿是一張畫卷,有條不紊展開,將這些年的奮鬥歷程,一步一步走來的經歷,完美展示在朱元璋,還有朝臣們的面前。
清晰真切,深入骨髓。
要說起來,能有今天,著實不易!
隊伍的最後,是花雲率領的鐵騎,以及俞通海和廖永忠率領的水師,依次經過奉天門,整個閱兵儀式在萬歲的山呼聲中結束。
登基大典的上半場總算順利渡過,接下來在傍晚時分,會有應天百姓巡遊,然後是煙花表演,再之後就是戲曲聯歡,要整整慶祝一夜。
作為整個大典的總導演,張希孟給自己八十分吧,還算滿意,可以稍微鬆口氣。
但是朱元璋突然的提議,讓張希孟大吃一驚。
咱不是說好要等到大典之後,再封賞百官嗎?
你怎麼這麼著急啊?
張希孟也沒辦法,只得匆匆趕來奉天殿。
此刻的朱元璋,已經脫去了戎裝,一天換三次衣服,老朱還很不習慣,面對著大傢伙,老朱先咧嘴笑笑。
“都別繃著臉,咱是登基了,可咱也沒多一塊肉!咱還是咱,你們還是你們!”
老朱笑道:“大封功臣這事,咱知道你們等了很久,上午的時候,咱登基了,冊封皇后,冊立太子……咱這一家子都有了安排,如何能怠慢大傢伙?所以,咱就擅自改了流程,趁著下午,把封賞的事情大致說一下,等晚上看戲的時候,也好舒心順氣,你們說是不是?”
眾人聽到這話,齊齊屏息凝神,不敢言語。
有幾個人更是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
雖說對於將士的教導培養,一直沒有間斷。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能夠建功立業,
封妻廕子,也是無法拒絕的事情。
半生功名,皆在於此!
試問誰能不激動?
除非你就不是一個人!
而張希孟就波瀾不驚,完全超脫物外,渾不在意。隨便吧,反正我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