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天子高居九五,堪稱天下一人,至高無上。

但是這個天子依舊要敬畏民心,要履行對百姓的承諾。

總而言之,這是個有著很多奇怪之處的國家,同前面的歷朝歷代,都不相同。而偏偏這些異樣之處,竟然能和諧共存,融為一體,絲毫不顯得突兀彆扭,彷彿一切都是那麼順理成章。

做對的事情,未必就一定得到所有人的支援。

有太多改革家走著走著,就把自己變成了孤家寡人。

這些人錯了嗎?

貌似很難說。

不過人亡政息,倒是很常見的事情。

張希孟比那些人運氣好的是不光遇上了朱元璋,而且還趕上了一個制定規則,一張白紙,從頭開始的好時機。

從最根本的理念開始,衍生出種種政策。

隨後又追溯歷史,闡發過去,展望未來…從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完成了國家的構建。

這倒不是說沒有這些東西,就不能建國成功。

只是缺少了這些東西作為潤滑劑,國家不免磕磕碰碰,弊端叢生。猶如失去了潤滑油的汽車,嘎嘎作響之餘,能跑多久,就看天意了。

元朝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胡虜無百年國運,他們的日子沒有多久了。

靠著察罕帖木兒等人的地主武裝,尚且能擋得住韓宋北伐,雙方殺得有來有回。可是面對著大明的兵馬,元朝又能撐住幾時呢?

或者說大明的家底兒,到底何如?

朱元璋從奉天門下來,暫時喘了口氣。隨即對張希孟和李善長眾人道:“咱今天沒有出什麼紕漏吧?”

眾人連忙搖頭,李善長道:“上位慷慨激越,天日之表,龍鳳之姿,當真是古今一人,

無與倫比!”

老李的馬屁就跟不要錢似的。

張希孟微微閉目,他把老朱宣讀詔書的場景,再度過了一遍……奉天門上,朱元璋慨然宣佈,城下百姓仰望天子,充滿了希冀。

萬眾矚目,江山社稷,握在掌中,確實是威風啊!

“主公,臣以為不但沒有差錯,還氣勢如虹,萬民歸心,這個登基大典,也算是可以經得起天下人檢驗了。”

這時候宋濂突然道:“上位,臣讓鴻臚寺那邊選了幾位丹青妙手,必要將今日場景畫下來,流傳後世才好。”

朱元璋眼前一亮,立刻笑道:“好,一定告訴他們,要畫得形象,惟妙惟肖才好。咱可是要親自過目的。”

朱元璋交代完畢,又隨意聊了幾句,君臣休息的差不多了,接下來還要重登奉天門。

朱元璋換下了明黃色披風,取而代之是一件赤紅色的戰袍,用黑緞裹邊。

整個大明朝,著實是太喜歡紅色了。

論起皇家用色,還真不是黃色為尊,所謂天地玄黃,黑色的袞服,尚在黃色之上。

大秦就是以玄色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