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劉福通不可能把毛貴怎麼樣,就算他尊奉大宋正統,努力學習大宋,但總不能連風波遺恨莫須有也學去吧?

但是毛貴的種種做法,的確讓老劉也有點不滿,你學朱元璋也行,但是別學旳那麼明顯,弄得我都以為你打算投朱了!

劉福通想了許久,還是寫封信給毛貴,而且呢,劉福通又找來了同為濠州紅巾的趙繼祖,讓他帶著信,去山東見毛貴,把自己的意思告訴他,請他收斂。

趙繼祖自然領命而去,昔日他在郭子興手下,毛貴在趙均用手下,雙方還是好朋友,很能聊得來。趙繼祖也不相信毛貴會投靠朱元璋,只是分開之後,有了點誤會,解開就好。

趙繼祖風塵僕僕,向著山東趕去。

而幾乎與此同時,一支船隊,也揚帆起航,從杭州北上,率領這支船隊的,正是方國珍。

張希孟篤定走海路很容易,不是他不知道海上風險。這年頭完全靠著帆船,又沒有詳細的海圖,水文情況也不熟悉,一支龐大的船隊出去,遇上危險,折損大半,甚至全軍覆沒都是輕而易舉的。

張希孟沒有那麼樂觀,可問題是方國珍投降了,情況完全就不一樣了。

這位不但是橫行沿海的老海賊,他還幾次向大都運送漕糧。

走這條路,那是指甲蓋長毛兒——老手了!

不說閉著眼睛都能找到,哪也差不多了。

而事實上毛貴又佔據了山東全境,換句話說,船隊只要貼著山東半島走,然後再走遼東半島,差不多就摸到了高麗。

整條線路,九成都是沿海航行,又是方國珍這麼個老海賊領隊。

想出問題都難。

不過唯一的問題,就是要經過山東沿海,必然要和毛貴打交道。

張希孟思忖了再三,才寫了一封信,讓快馬送去金陵,提醒老朱,可以給些糧食援助毛貴。

當然了也不是白給的,毛貴打下這麼大的地盤,金銀細軟,各種好東西不會缺的,願意給就給點,隨便什麼都好。

反正我們只是敬重你的作為,同為抗元義軍,支援朋友,責無旁貸。

朱元璋接到了信,忍不住拍案叫絕,好一個堂堂正正的陽謀,張先生用計,端的是舉重若輕,不著痕跡。

朱元璋立刻下旨照辦,隨後又給朱英寫信,把這小子臭罵了一頓……讓你照顧張先生,你怎麼還讓他操勞國事?管好你大哥,不然回來打屁股!

朱英被罵得狗血淋頭,實在是沒辦法了,只能把亂七八糟的密報都給隔絕了。

“大哥啊,你就好好釣魚吧!這天下事,已經夠亂了,你還是別摻和了。我怕有朝一日,毛貴真走了嶽大帥的路,那可就熱鬧了。”

毛貴變岳飛?

能嗎?

張希孟翻了翻眼皮,只能說,“大宋正統韓林兒,加油!”

老朱說到做到,他一共準備了十五萬石糧食,另外還有一萬柄刀劍,一千套鎧甲……的確看得出來,朱家軍底子厚了,拿出這些東西,眼睛都不眨一下。

方國珍率領著三百艘大船,滿載著糧食兵器,另外還有張定邊為首的八百名先遣隊,浩浩蕩蕩,向北出發。

其實張希孟還漏算了一夥人,那就是佔據淮東和蘇州的張士誠,如果他願意,還是可以給這支船隊找點麻煩的。

那麼就看張士誠願不願意當這個大元忠臣了?

朱元璋在安排船隊北上之際,隨即派遣常遇春出屯杭州,派遣胡大海駐紮鎮江,另外又調動幾路人馬,擺好了架勢。

這還不打緊兒,朱元璋給張士誠寫了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