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先生這篇文章,咱總算可以放心南下了。”

朱元璋如釋重負,臉上都是笑容,“攻城略地容易,收拾人心太難。先生隨著咱南下吧!”

張希孟點頭答應,這一次南下,他們走的就是鄱陽湖,贛江這一條水路。

只有真正置身其中,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繁華……江邊的州縣集鎮,水陸碼頭,無不商鋪林立,倉庫成排,密密匝匝,一眼望不到頭。

不過仔細看去,也有不少商鋪都關了門,能看到的行人也不多,大體就是受到了戰事衝擊,如果持續戰亂下去,估計這條黃金商道就會衰敗。但是現在採取措施,絕對可以起死回生,重新恢復繁榮,而這條商路一旦恢復,每年能帶來的收益,那是不可估量的。

“過去都是誰在經營生意?”張希孟隨口問道。

朱升倒是熟悉江西的情況,他嘆道:“一直以來,都是元廷負責整修水路,一些大戶把持經營。”

“大戶?有什麼世家大族嗎?”

“有!”

“誰?”

“揭家!”

張希孟怔了一怔,揭家也是上書主動配合均田的家族之一,只是沒有料到,他們的生意居然這麼大。

張希孟又思忖了一陣,突然道:“楓林先生,你說他們會願意配合恢復商路嗎?”

朱升頓了頓,“張相,世家大族,終歸不會徹底甘心的,只是老夫也有些擔憂。”

“楓林先生擔憂什麼?”

朱升沉吟片刻,終於道:“經營生意往來,貨物買賣,到底不是種田耕地,把田畝分下去,普通人就能做得來的。針對這事情,咱們也是有求於人啊!或許該準備讓寫利益才是。”

張希孟點頭,“確實如此,只是不知道人家開什麼價碼,如果太高的話,主公那裡也未必能接受。”

朱升沒說什麼,心裡頭也是思忖再三,終歸於一聲長嘆。

對於那些不知好歹的世家大族,他巴不得都被殺光了才好。但是作為一個文人,他還是不想損了斯文元氣。

但願能知道好歹吧!

朱元璋水陸並進,船隊到達了廬陵,按照日程,朱元璋會在這裡停三天,前往文天祥的故居,為建立文丞相廟奠基。

隨後張希孟還要有一篇祭文悼詞,闡述他的看法,算是君臣聯手的一次活動,也是為了南下崖山蓄勢。

就在到來的當天下午,正在休息只是,揭文安就帶著幾個人,前來拜見老朱。

“上位,臣痛心商路不通,江西軍民困頓,故此苦思冥想,草擬了幾條對策,正想要上呈,為上位解憂。”

朱元璋頷首,接過了揭文安的建議,他沒有看,而是轉給了張希孟,隨後又看了看其他幾個人,“這都是你的朋友?”

揭文安略沉吟,立刻道:“回上位,莪們數家在贛江上都有些生意,大傢伙前來,都是想助上位掃平江西,成就大業!”

老朱輕笑,只是淡然道:“有心了。”

這時候張希孟已經看完了,他把建議遞給了朱升。

朱升接在手裡,才看了幾眼,壽眉立起,怒火中燒,一雙目光,鎖定了揭文安。

揭文安也感覺到目光不善,“朱老大人,若是有什麼不妥,下官願意修改。”

朱升揚天冷笑,虧老夫還想著你們!

沒想到,你們的心竟然這麼貪!

“用不著了,就按你們的心思辦吧……這條江從此之後,也姓揭算了!”

揭文安大驚失色,惶恐萬狀,“老大人,這話下官萬難體會……經營河運,並非小事,奸邪刁鑽之徒,比比皆是。下官,下官也是要為上位分憂,休養生息,半點別的心思都沒有啊!”

這時候張希孟突然幽幽道:“你是替主公分憂,還是要拿走主公的錢財?”

聽到這話,朱元璋頓時瞪圓眼睛,神情嚴肅起來。

張希孟又補充道:“這麼大一條贛江,你們一點利不給主公留,只說恢復航道?是不是你們還要倒貼些錢,為國破財啊?”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