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要當亡國之君(第2/3頁)
章節報錯
但願他當了大官,掌了大權,還能記得一起找女人的好兄弟,到時候一定別忘了大傢伙……
這幫人唏噓感嘆,張希孟卻也是目瞪口呆。
儘管他已經見怪不怪了,但總有硬核狠人,足以讓他破防,這個張子明簡直神了!不過張希孟想起來,似乎在原本的鄱陽湖大戰之時,也有個叫張子明的狠人,用自己的一條命,傳遞訊息,堅定了朱文正守城的決心。
戰後老朱追封張子明為忠節侯。
倘若真是這傢伙,那隻能老天偏愛忠義之人。
在確定了安慶的事情之後,張希孟和朱元璋很快就做出了決定。
搶佔安慶,並且以安慶為依託,和陳友諒較量一番。
按照原本的設想,其實是打算一戰定乾坤,重創陳友諒的勢力。
但是不可否認,這麼幹的風險太大了,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不管有多少信心,一下子押上全部本錢,都是需要極大勇氣,承受巨大壓力。
既然在安慶那裡,搶到了先手,那就圍繞著安慶,打一場戰鬥,先削弱陳友諒的勢力,積累勝算,然後逐步削弱對手,製造最有利的決戰時機,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對於朱元璋和張希孟來,雖然要重新排兵佈陣,調動資源,調整方案,麻煩事一大堆,但畢竟還是快樂遠多餘痛苦,累點就累點吧!
如果讓陳友諒知道這倆人的想法,保證掐死他們的心都有了。
你們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
老子的安慶,辛辛苦苦奪來的城市,就這麼沒了!
到底是誰,誰搶走了安慶?
陳友諒氣急敗壞,立刻叫來了張必先和張定邊,聽到安慶丟了,張定邊也嚇傻了。要知道當初他可是為了安慶,跟朱家軍血戰一場,雖然他打贏了,但對方也絕不能小覷,是個猛人!
辛辛苦苦得來的安慶,拱手讓人,真是心疼。
張定邊還在思量,張必先已經迫不及待,大聲嚷嚷起來。
“殿下,駐守安慶的,都是老東西趙普勝的舊部,他們跟漢王就不是一條心,必定是有人主動投靠了朱元璋,出賣了安慶,漢王可不能姑息養奸!”
張必先一下子就把矛頭對準了趙普勝,陳友諒同樣是這麼想的。
沒有人裡應外合,安慶絕對不能丟,彭黨老人又不服他,他們出賣安慶,再正常不過了。
畢竟相比起一個想要從軍,多得一份田地的小兵,靠著坑蒙拐騙,滿嘴胡,弄下一座城池;出現內鬼,雙手奉送城池這種法,更讓人容易接受多了。
其實這就是很多歷史事件的有趣之處。
後人看史料,總想總結出一些規律來。
就算總結不出來,也試圖給種種歷史事件,一個能夠接受的動機……然後經典的陰謀論就來了。
這倒不是歷史沒有陰謀,恰恰相反,歷史遍地都是陰謀,但問題是把什麼事情,都簡單解讀為集團衝突,文官和皇權的鬥爭,未免就顯得太過偷懶了。
就像是朱家軍這種,情況比較單純的官場上,張希孟和李善長各有自己的一攤,次一級朱升這種人物,也有自己的想法,甚至楊元杲,楊憲,汪廣洋,乃至宋濂等人,全都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並不會百分百服從命令,更不會不計一切代價,老老實實做兩位宰相的鷹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