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普郎把話接了過來,“明玉珍這人心高氣傲,當初他領兵獨霸一方,調集重兵過去,逼迫著他,才願意歸附。對了,這個明玉珍,他目生重瞳,人人都說有霸王之相,偏偏他身高八尺,膂力過人,的確有楚霸王的勇猛,要不是瞎了一隻眼睛,還真是霸王在世……”

丁普郎侃侃而談,把明玉珍扒了底兒掉。

這位身高八尺有餘,目生重瞳,有一次打仗,被人射瞎了一隻眼睛,他拔下箭矢,繼續廝殺,部下無不拜伏……

就是不知道在拔箭的時候,他有沒有把眼珠子給吞了!

“這麼看明玉珍也是個梟雄之輩,陳友諒噬主奪權,明玉珍心中不服,怕是要背棄陳友諒,自立門戶!”

朱元璋緩緩說道:“明玉珍據守巴蜀,雖然未必能牽扯陳友諒多少精力,但是缺了巴蜀的糧食,陳友諒兵馬眾多,沒準還會成為負擔……這算是他的一個弱點。”

張希孟頓了頓,又道:“主公,根據最新的訊息,湯將軍和劉學士他們,已經在五溪等地扯起隊伍,兵馬發展到了五萬,不出意外,也可以牽制一部分陳友諒的兵馬。”

張希孟提到了湯和跟劉伯溫。

當初他們收攏了楊完者的苗兵,隨後進行了改造。

湯和跟劉伯溫不辭辛勞,帶兵秘密前往五溪等地收攏苗兵,對付天完。

經過了這段時間的發展,他們已經積累了相當程度的力量。

這一路走來,艱難險阻,不必多說,但好歹還是成功了。

丁普郎和傅友德都是大驚,“五溪,五溪的苗部,是,是咱們的人馬?”

張希孟點頭,“也不能說都是,畢竟那些苗部貴胄,還是願意聽陳友諒的。”

丁普郎張大嘴巴,半晌無言。

他在起義之前,就聽到了很多次,說是苗兵又起來了,有一支苗兵很是能打,而且專門對付豪富大戶,每次攻破山寨鄉鎮,對窮苦百姓秋毫無犯,對於那些大戶,則是毫不留情,動輒殺戮,隨後平分家產,許多窮人都主動追隨,聲勢越發壯大。

甚至有人提議,讓丁普郎過去剿匪。

但是徐壽輝並沒有答應。

這位天完大帝不愧是布販出身,生意經修煉到了十八層,算盤珠噼裡啪啦亂想。

那些苗部頭人本就不願意聽他的號令,此時有人在他們背後鬧,這幫人受不了,才會投靠過來。我要是幫你們剿匪成功,還不一腳把我踹開?

所以啊,就這麼拖著吧!

大聰明徐壽輝給了湯和落地生根,發展壯大的機會,也算是給陳友諒挖了一個坑。

話說到了這裡,其實還只是外面的疥癬之疾,陳友諒真正的麻煩還在內部。

“陳友諒投靠紅巾很晚,又不是彭黨中人,他靠著自己的本事,兩次噬主,奪得大位,並且改天完為大漢,自號漢王……除了他手下人之外,真心臣服陳友諒的人,只怕不多,他縱然兵多,也是人心渙散,只能共富貴,不能同患難。也就是說,他只能勝,不能敗。一旦戰敗,就很可能瓦解冰消,一敗塗地。”

張希孟依次點出了陳友諒的三大軟肋,大傢伙也都贊同。

在這次會議之前,丁普郎的信已經送出去了,就是要拉攏彭黨老人。

只不過說得再多,分析得再精闢,也改不了陳友諒坐擁幾十萬人馬,水陸兩軍,兵鋒犀利的事實。

跟這樣一個龐然大物交手,必須慎之又慎。

曾經有人認為俄國不過是一棟破房子,只要踢一腳,就會散架子……結果從屋子裡衝出來的大漢,把小鬍子按在地上摩擦不說,還順道把祖宗龍興之地的東普魯士給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