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階段戰術(第2/3頁)
章節報錯
不對!
“你小子跟我說說,你們先生的標準答案是什麼?”
朱英努力回想,“我,我們先生說,錢財要取之有道,種田生養,官取之少,民得之多,藏富於民,天下大治……還,還說上位就是如此治民,什麼殺富搶掠,那是無道蠻夷才幹的事情,不許我胡說八道。”
張希孟聽明白了,想了想,卻又笑了。
題目雖然簡單,卻挺有意思的。
難不成現在就有人給朱元璋擦胭脂抹粉了?
生財有道,他這麼說,也未必不對,但只是過於春秋筆法了,不免把朱元璋政策的核心都給掩飾過去了。
就好像談工業革命,只說發明了珍妮機,發明了蒸汽機,科技進步,帶來了生產發展……卻絕口不提滿世界侵略,開啟了市場,又滿世界掠奪,得到了充足的資本,可以投資技術,建設工廠。
有些時候,閹割過的真話,甚至比刻意編造的謊言還要害人。
說來說去,這似乎是個歷史解釋權的問題。美化朱元璋,固然對朱家軍有好處,可如實記錄歷史,給後人呈現真實的情況,讓後人能從前人的經驗中,吸取經驗,貌似也更加重要。
不然豈不是陷入了自欺欺人的怪圈了!
而且把老朱的成功,解釋成仁政、王道、愛民,接下來就該是三綱五常,天人感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了……果然萬物皆可入儒門啊!
“大哥,你評評理,到底是誰對誰錯?”
“我管你誰對誰錯!”張希孟氣哼哼道:“你給小兔崽子考試那麼拉胯,就是丟了我的人……這樣吧,回頭告訴你們先生,讓他抽空來經歷司,我要找他聊聊。”
這回輪到沐英發愣了,別人考不好,都是被叫去見先生,怎麼到了大哥這裡,成了先生見家長了?
這是什麼道理啊?
不過貌似也沒什麼,誰讓大哥與眾不同呢!沒準交代了兩句,往後先生就不敢為難我了。朱英還挺美的,果然,沒有兩天,他就把先生叫去了經歷司,等候我大哥的諄諄教誨吧!
楊先生是一名很普通的私塾先生,他的家室不錯,早年讀了不少書,可元廷的科舉實在是坑爹,他幾次都沒有考中,只能返回家鄉,開了傢俬塾。
一直到朱元璋佔據了滁州,要上學的人多了起來,私塾才擴充成了府學,楊先生也在裡面領了一份工錢,算是吃上了公糧,只不過卻是一群紅賊給的,到底是他的幸運,還是不幸呢?
楊先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此刻的心情。
他這是第一次步入紅賊的衙門。
經歷司作為承上啟下,樞紐內外的機構,遠比想象的要忙碌許多,楊先生沒能直接見到張希孟,要在外面等候一會兒。
他也趁機觀察,留意經歷司的工作。他發現這裡很忙碌,都是一些年紀不大的人,出出入入,每個人懷裡都抱著公文,也不知道一府之地,哪來那麼多的事情……就在這時候,突然人聲鼎沸,來了大事!
原來是高郵的誠王張士誠,派人送來了親筆信,請求朱元璋出兵援助。
書信寫得十分謙卑,甚至到了諂媚的地步。
奈何張希孟根本沒看,就扔到了一邊。
這時候經歷司的幾個官員,包括陸洲,都傻傻看著張希孟。
“那個經歷……這可是求援的信啊,不能等閒視之,還是交給上位定奪吧!”
張希孟把眼睛一瞪,“定奪什麼……或許誠王那裡有一點小麻煩,但是我們不該出兵的。”
都事阮弘道作為經歷司的二把手,臉垮下來了,不久前張士誠來求救,張希孟直接說:一切安好,什麼事情都沒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