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這是大元朝,人家蒙古皇帝不吃這一套。

所以讀書人只能彆彆扭扭,委委屈屈接受了命運的安排。

而且仔細推究,這裡面還有一個有趣的設定,書生蔡伯喈輕易就考上了狀元,一下子就被丞相看重了。

他自己不願意,但是人家拼命把官職美女塞給他。

大約這就是文人白日夢似的自我膨脹吧!

覺得自己狠了不起,誰都離不開他。

朱元璋覺得劇情彆扭,人物矯揉造作,根子就在這裡。

這個蔡伯喈,正是高明這幫文人的真實寫照。

順著男主角,故事梳理到了這一步。

接下來就是女主角的劇情了……她在丈夫走後,一心一意,孝敬公婆,為了讓二老吃點好的,她把首飾典當了,給公婆吃米糧,自己吃糠。

隨後二老去世,趙五娘把頭髮典賣了,換來了棺材。

古人也會賣頭髮嗎?

還真不是瞎編的……身體髮膚,男人自然是不能隨便賣了,但是女子在關鍵時刻,還是可以的。

比如戲文裡,秦香蓮就賣過頭髮。現實中,陶淵明的祖父陶侃很窮,他的母親就曾經剪下頭髮,招待貴客,幫著陶侃飛黃騰達。

賣頭髮也算是戲曲當中的經典橋段,只是不知道古代也有那麼多需要頭髮的禿子嗎?貌似那時候還沒有程式猿啊……

再說回趙五娘,她安葬了公婆,決定進京尋找丈夫,還揹著琵琶,一路彈唱乞討,要著飯,就進京了。

毫無疑問,趙五娘是個標準的賢妻,照顧公婆,自己吃糠,忠貞不二,任勞任怨……基本上滿足了大多數男人對待妻子的幻想和要求。

劇情至此,女主角進京,天雷地火,撞到了一起,該有個結果了吧!

那不妨看看高明的高則誠老先生是怎麼寫的……趙五娘進京之後,在佛寺賣唱,為了尋找丈夫,還把公婆的畫像掛了起來,等待丈夫辨認出來。

很湊巧,蔡伯喈發現了畫像,並且帶走,趙五娘就追著找到了丞相府,還見到了牛小姐,情敵見面了!

激動人心的時刻要到了,是原配大戰小三,還是小三仗勢欺人?

這一出家庭倫理大戲要怎麼上演?

注意,前方……低能!

趙五娘跟牛小姐竟然惺惺相惜,彼此說了經過,牛小姐知道了緣由,竟然同情起趙五娘來了,還覺得自己惹下了大禍。

結果她就安排丈夫和前妻見面,兩個人也解開了誤會……到了此時,牛丞相也不耍牛脾氣了,同意女婿帶著趙五娘和自己的閨女返回老家,替父母守孝。

然後三個人就在家裡,過上了沒羞沒臊的生活,牛丞相還請旨嘉獎了女婿蔡家!

劇本是結束了,朱元璋一口老血也噴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