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餘堯臣和我詩詞唱和,的確是好朋友!”

高啟答應坦然,這下子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在場的蘇州名流,吳地士紳,悉數盯著這位大才子。

你的朋友投靠了朱元璋,你是不是也跟朱元璋有往來?要真是這樣,你就該死!

一雙雙頗為不善的目光,直刺高啟。

高啟脊背筆直,毫不畏懼,他在醞釀著,既然躲不過,就要說個痛快,誰是誰非,天下人自有公斷!

高啟準備著,張士誠也是雷霆震怒,覺得自己的錢都白花了,餵了狗……天雷地火,即將爆發,可這時候,在文人的前排,頭幾個座位上,有個年過半百的老儒生,突然哈哈大笑,打破了沉默!

眾人又齊齊看去,原來發笑的人也姓高,叫高明!

一聽這個名字,就應該知道,這不是個簡單人物。

他字則誠,號菜根道人!

聽聽吧,就這個字,這個號,要是給餘堯臣,保證天翻地覆。

可即便只是高則誠,這位也是十分不尋常,他是個寫雜劇的。不但寫,名氣還很大,尤其是在江南地區,完全是曲壇盟主級別的存在。

他在十多年前,考中了進士,仕途不算順利,返回家鄉創作雜劇。本來方國珍要請他出山,高明堅決不出。

後來他聽聞朱家軍那邊有不少戲曲高手,創造了不少流行很廣的作品,高明這才離開了老家,過來找張士誠。

沒錯!

他可不願意替朱家軍效力,而是要跟著朱家軍唱對臺戲。

到了蘇州之後,高明發現事情好像更復雜了,朱家軍那邊不光有戲曲,還弄出了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說辭,尤其是連讓女人讀書都弄出來了,簡直是敗壞綱常,倒行逆施啊!

這要是不把他們弄垮了,還有沒有天理了?

高明一直在等待機會,如今他見張士誠發怒,就忍不住大笑。

張士誠繃著臉道:“高公有什麼指點的?”

高明深深一躬,隨後抓著鬍鬚,淡然微笑,“大王不必發怒,據老朽揣度,朱元璋貫會蠱惑人心,有人一時不察,被哄騙了過去,也沒有什麼奇怪的,只要大局尚在,人心尚在,大王必定能滅了朱家軍,一展胸中之志!”

這老頭站出來一說話,總算把高啟救了,他也急忙把嘴邊的話都咽回去,默默觀察,看看這位老先生有什麼高論……

“高公,這個朱元璋的確可惡,他數次欺辱俺老張,偏偏,偏偏俺又無可奈何,真是氣死個人!”張士誠唉聲嘆氣。

高明呵呵一笑,“大王莫憂,實不相瞞,老朽這幾年暫居鄉間,倒是寫了一個曲目,叫做《琵琶記》,我聽聞朱家軍貫會以戲曲收買人心,什麼單騎奪城,什麼白毛女……據老夫看,他們這些東西,也只能哄騙下里巴人,看個熱鬧而已。”

老頭自信滿滿,神態之中,帶著充足的把握。

大傢伙也都嚇了一跳,乖乖,這老頭要出手了?

那可是老神仙放屁,不同凡響啊!

從戲曲下手,跟朱家軍打宣傳戰,破掉朱元璋咄咄逼人的態勢……妙,簡直太妙了!

幾乎一瞬間,所有人都來了精神頭兒,爭相詢問,各種馬屁滿天飛。

只要菜根道人願意出手,小小朱家軍,根本不在話下,對了,他們那邊演戲最好的,叫,叫什麼來的?

吳大頭!

呸!

一聽就不是什麼正經文人,怎麼可能是老神仙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