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才子歸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天晚上,高啟把自己關在書房裡,拿著小冊子,反覆研讀,上半夜,高啟不停皺眉頭,到了下半夜,高啟開始翻閱他的藏書,尤其是一些歷史著作,看過之後,再跟小冊子所寫對照。
經過了一番忙碌,高啟一直到了日上三竿,這才起身,伸了個懶腰。
哪怕吃飯的時候,他也手裡捏著小冊子,不斷觀看,思忖……一個上午之後,高啟乾脆走出了家門,去請他的好友了。
楊基、張羽、徐賁,三大才子都被請來了,他們三個和高啟在一起,合稱吳中四傑,都是青年才俊。
“我說青丘兄,你這是發得哪門子善心,竟然請我們過來?是賦詩,還是喝酒?”楊基笑呵呵道。
張羽也說道:“是啊!要不要請幾個唱曲的過來,也好增加點意趣啊?”
高啟看了看他們三個,微微一笑,“我也想請唱曲的過來,奈何只怕辱沒了聖賢文字!”
“聖賢文字?”楊基不解,“我說青丘兄,你當年拿論語墊桌腿,還有朱夫子的文章當草紙擦屁股,你也沒這麼說啊!”
高啟臉上發紅,連忙擺手,“不說這些,我這裡有一本冊子,你們過來瞧瞧吧!”
高啟說著,竟然站起身,用清水洗手之後,這才恭恭敬敬,緩緩展開,放在了大傢伙的面前。
這三個人也驚疑不定,只能學著高啟的樣子,淨手之後,圍攏過來。
等他們一看這些內容,竟然也驚得目瞪口呆……張希孟在這本小冊子,其實是歸結了這幾年的主要想法。
第一篇就是歷朝歷代,圍繞著土地兼併,發生的王朝更迭,天命之上,乃是老百姓最根本的生存難題。
到了第二篇,張希孟則是總結了天子使命,提出了代天均田的主張,認為所有人生長在天地之間,都該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土地,能夠安身立命,生息繁衍。
到此為止,這兩篇文章還都是圍繞著土地展開,雖然說振聾發聵,但也也不到驚為天人的地步。
但是第三篇文章,卻讓人領教作者的犀利之處。
直接將矛頭對準了縉紳地主,官僚士紳。指出他們佔有土地,坐享其成,是靠著壓榨百姓生存。
如果僅僅是如此,也還不至於石破天驚。而接下來則是最要命的地方,作者指出士人創造的綱常,歸根到底,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士人透過和皇權結盟,維護自己的超然地位。
在文章最後,作者以夫為妻綱,不讓女人出來勞動為例,仔細解釋了這件事……這個世上,存在兩種法則。
一種是士紳地主拼命宣揚的,為了讓佃戶永遠留在土地上,供奉田租計程車紳綱常。
另一種是普通百姓,為了生存,夫妻一起勞動,相互幫助,辛辛苦苦,維持家庭的現實選擇。
這是兩種同時存在的東西,只是普通人沒有話語權,通常被忽視了。
士紳雖然沒法消滅第二種法則,但是他們能夠透過種種手段,把儘可能多的人拴在土地上,塑造出對他們有利的環境。
只是對士紳有利,對國家卻是越來越不利,強漢盛唐,四姨賓服,趙宋歲幣祈和,崖山之敗,中原淪亡,衣冠不在,丘墟百年……罪在士人!
三篇文章,戛然而止,但是帶來的衝擊,卻讓這四個大才子,面面相覷,心中震撼難平。
楊基摸著下巴,惶恐道:“青丘兄,這,這種文章,豈能流落民間,還是趕快燒了吧!”
高啟忍不住哈哈大笑,“燒?怎麼燒?這是吳國公右相張公所作!不出意外,在金陵等地的學堂,很快就要學這三篇文章。這裡面有關均田,抑制豪強的主張,都會落實下去。還有,張公這一番,重新闡釋興衰,解釋綱常,估計也會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最最緊要,正如張公所言,吳國公治下,不論男女,人人出力,萬民一心。彼時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也是輕而易舉啊!燒張公的文章,我們也太不自量力了。”
這幾個人互相看了看,一直沒說話的徐賁突然道:“青丘兄,我現在也說不好,只是對張公頗有仰慕之情,我打算去金陵!”
“什麼?”張羽驚道:“你,你要投降朱元璋?”
“不是!”徐賁搖頭道:“我,我只是想請教學問,所謂朝聞道,夕可死。大宋亡國百年,如果算上之前燕雲之失,已經三四百年了……兩宋辯經百年,朱夫子把正統論述的天花亂墜,但是捫心自問,你們相信嗎?敗了就是敗了,或許正如張公所言,士大夫的路走到頭了,該開一條新路了。”
張羽、楊基,面面相覷,文章的字數不多,但卻足以震撼人心,這不,徐賁已經用上了。
“這麼說,是要投靠吳國公了?”楊基好奇道。
高啟略微沉吟,就說道:“此事還不忙,另外有一件事,卻是非常緊要。”
“什麼事?”三個人一起問道。
“我們要想辦法,把張公的這三篇文章散播出去,讓吳地的讀書人,儘早看到才行!”高啟斷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