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老驥伏櫪(第2/3頁)
章節報錯
在農村裡,很多老婦人沒了丈夫,沒了子女,就會被人吃絕戶……可以毫不客氣說,上戰場未必會死,但是家裡沒有了男丁支撐,周圍的人,會把你的骨頭吞得渣都不剩。
正因為如此,遇到了戰事,想要徵兵征夫才那麼困難……因為抓走的都是成年的男丁,他們有妻兒老小,需要照顧,他們不敢離家。
沒有辦法,有人為了躲避徵兵,用煙把眼睛燻瞎,割斷拇指的筋,變成殘疾人,種種手段,匪夷所思,又讓人無可奈何。
徵兵困難,就到處抓壯丁,結果抓來的人,在路上就要死掉大半……千百年來,幾乎都是如此。
每逢亂世,不停攻伐下來,中原的人口銳減六七成,甚至九成以上,也是可能的。
幾千萬條人命,真正死在戰場上的,又能有幾何?
天災人禍背後,又是何等累累白骨?
而這一切的悲慘,在授予女人土地,把女人也當成人之後,就化解了大半……女人能頂門立戶,丈夫可以安心去從軍,當民夫。
因為朱家軍的法令保護著女人,她們在家裡耕種田畝,孝養老人,撫養孩童,她們不管付出多少汗水,都不用害怕周圍人暗算。
誰想奪她們的土地,搶走她們的財產,朱家軍是不會答應的!
家裡面安心了,男人們也就放心了,哪怕時間長一些,回來晚一些,他們也用害怕……更有甚者,在為朱家軍運送輜重的隊伍當中,甚至可以看到一些身體強健的婦人。
眾志成城,浩浩蕩蕩,無可阻擋。
置身其中的人們,才能感覺到這股力量的洶湧澎湃。
朱元璋的臉上洋溢著自豪和驕傲,他這一步走對了,他沒有狹隘地否認女子的土地所有權,他又給女人入學為官的機會。
眼前一望無際的隊伍,熱情洋溢的人群,就是對他最大的回報。
公平對待每一個人,不限男女,這是朱家軍的核心理念,跟恢復中華,平均地權一樣重要!
相比之下,朱升則是更受震撼。
這老爺子的才學見識,自然是遠超尋常人。
在提出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問題上,朱升極力支援張希孟,他們兩個人堪稱忘年交的典範……但是在最近一段時間,發生了許多事情。朱升對張希孟過於理想化的一些舉措,老頭是不可認可的。
比如反對褒揚石抹宜孫,比如一視同仁地對待苗兵,比如讓女人為官入學……這一切朱升都覺得值得商榷。
哪怕是道理上說得通,也沒有必要挑戰幾千年的傳統,與其弄得人心動盪,爭論不休,不如就老老實實發展,安安穩穩積蓄實力。
甚至朱升也覺得張希孟是走火入魔了,一個年輕人,太有理想了也不是什麼好事情,非要受到社會毒打,才不會氣盛!
朱升雖然沒有跟張希孟較量的意思,但是他也希望張希孟能調整一下,學會和光同塵,學會低眉順眼,向現實屈服。
畢竟他們這一輩子就是這麼過來。
可是直到今天,朱升改變了想法,似乎錯的人是他,並不是張希孟!
他自以為上了年紀,經的多見的廣,比年輕人更睿智,實際上他擁有的不過是妥協的智慧,庸俗的見識……他這種人,是沒法真的恢復中華,再造乾坤的!
即便按照他們的想法,推翻了大元朝,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大宋的復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