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元末王者局(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為蘇杭之地雖然富庶,卻連割據半壁都做不到,他進了蘇州城,就落到了陷阱當中,再也出不來了!”
張希孟低著頭,略微思忖,竟然笑了,“沒想到你能看出這一步棋,果然不錯……其實張士誠最好的選擇就是和劉福通聯手,一起從東路北伐,拿下山東之地,甚至染指大都,再圖謀河北,或許張士誠還有機會,問鼎中原。”
張士誠佔據淮東之地,最大的問題就是地盤過於狹小,失去了發展空間。
歷來想要角逐天下的,都要佔據一塊得天獨厚的好地盤,秦漢隋唐,全都是從關中出發,囊括天下。
這並非巧合。
首先,關中有八百里秦川,水土豐美,人口稠密,而且四周有山河之險,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地理單元。
力量弱的時候,守住關隘,足以自保。
力量強了,就可以殺出關隘,爭雄天下。
即便遇到了挫折,也能退回關中,暫時休養生息。
一句話,關中的容錯率太高了,所以劉邦可以無數次失敗,全都能東山再起,但是項羽只要一敗,就瓦解冰消。
但是自從唐末之後,關中衰敗,無可挽回,宋朝就只能把國家的核心放在了河南之地。
雖然河南的農業,人口,都是頂尖兒的,但是偏偏缺少山河之險,一條黃河,夏天氾濫,冬天凍結,開封君臣,戰戰兢兢。
偏偏又因為燕雲十六州早早落入了契丹之後,趙宋君臣無論如何,也沒法封閉門戶。縱觀大宋一朝,都在恐懼中度過。
也不知道是不是壓抑太狠了,才憋出了理學這麼個怪胎,畢竟春秋的儒家和兩宋的理學,不能說完全一致,也可以說是天差地別了。
到了元末,想要問鼎中原也是不可能了。
天下能孕育王者的地盤就剩下江淮之地……天完佔據了長江中游,算是先聲奪人。
朱元璋從淮西出發,佔據金陵,也是穩步發展。
至於張士誠,就算他拿下了蘇杭,也不過是擺出了常山之蛇的架勢,處處等著捱打,而且毫無發展空間可言。
所以從他決定渡江,圖謀平江路之時,就註定了成就不高,畢竟東邊都是大海,向西就是朱元璋的地盤,他想從老朱手裡啃下塊肉吃,那不是痴人說夢嗎!
孫炎看出了這步棋,但他想不明白,為什麼朱元璋沒有順流而下,直取常州,然後攻取無錫,平江,松江,徹底把長江入海口這塊肥得流油的土地,都納入自己的版圖。
畢竟以老朱現在的實力,還是有希望的。
如此一來,坐斷東南,遙望中原,豈不美哉?
“這個想法不錯,但你似乎忘了主公的根基在哪裡!”張希孟笑呵呵道:“朱家軍的根本在於均田,佔據了揚州和金陵之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朱家軍內部的勢力分配。有些人是替你們家說話的,他們可不想搞均田!”
孫炎嚇了一跳,忙道:“張經歷,我,我可沒有收買他們啊!”
張希孟大笑,“別害怕,我自然是知道,畢竟現在時間尚短,沒法勾結在一起。但是他們的想法我還是清楚的。進了城之後,工商業繁榮,尤其是江南的絲綢作坊,坐擁幾千張織機,一年的產出,比一個府的賦稅還要多幾倍!有人饞這個!想要發展絲綢作坊,就要有原料。老百姓把土地分了,產出的生絲就少,就不好!只有不管農村百姓死活,讓絲綢大戶放手施為,才能有足夠的生絲供應,才能織絲綢發財!”
張希孟幾句話,直指核心,鞭辟入裡。
這一層道理,他跟徐達都沒有說。
如果此時朱家軍攻取蘇杭,這兩座大城市,加上金陵和揚州,朱元璋的手上,城市人口就會逼近三百萬。
蘇州的絲綢,杭州的貿易,松江的棉布……這幾樣就能佔據朱家軍的八成財政收入!
一個團隊可以背叛自己的理想,卻不能背叛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