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遇春,賞你了!”

常遇春一看這匹馬,簡直笑成了一朵花,好馬如好車,騎馬如開車,試問哪個男人能不愛?

常遇春飛身上馬,騎著黑馬,在校場痛快跑了一圈。

把胡大海氣炸了肺,你等著,下次比武,俺要讓你好看!

老胡雖然沒得到馬匹,但是作為亞軍,也拿到了一身鎧甲,這身鎧甲也頗有來歷,竟然是從徹裡不花身上扒下來的。

胡大海穿著十分合適,更顯威嚴煞氣。

除了轟轟烈烈的軍中比武之外,還有一項安排,那就是讓士兵協助百姓秋收,幫助秋糧脫粒歸倉。

每個千戶都劃定了區域。

面對這個安排,士兵也沒有多少排斥,相反,大傢伙高興還來不及。

道理很簡單,這些田地,有的就是士兵家的!

看著稻麥飄香,士兵們喜出望外。

大傢伙是真真切切體會到了改變。

跟著上位,不光自己過得好,家裡人也過得好。

過去都說好男不當兵,可現在多少好男爭搶著當兵……誰家能有從軍的,家人都格外光榮。

家裡頭口糧田多不說,還有人幫忙勞作,另外還能拿到補貼,優先修建糧倉……簡直想得太周到了。

滁州百姓幾乎都認同了參軍光榮。

至於和州這邊,雖然還沒有經歷收穫,但是分田早就開始了,有滁州做榜樣,大傢伙心裡都有底兒了。

谷尤其是士兵從滁州勞作回來,就跟家裡人講,滁州老百姓,家家戶戶都有糧囤,家家存糧,都能吃飽肚子……

這些訊息對於老百姓來說,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要知道和州位置還要勝過滁州,糧食產量也大。今年分田晚了,只夠種冬小麥的。不過只要和州不失,還是在朱將軍的治下,到了明年夏天,大傢伙就再也不用捱餓了,到了秋天,咱們也能有存糧了。

朱元璋三個字,深深刻在了幾十萬百姓的心頭。

而另一面,李善長和張希孟也各自完成了清算。

“上位,滁州秋糧入庫七十八萬石,比預估的多了十八萬石!”

“哦!這麼多?沒有橫徵暴斂嗎?”老朱問道。

李善長連忙道:“絕對沒有,這裡面有百姓主動多交的,還有十萬石是軍屯的,畢竟軍屯繳納的數額更高。”

老朱在確定沒有問題之後,臉上露出了不可抑制的喜悅。

“對了,張先生,你這邊的糧食銀行弄得怎麼樣了?”

張希孟笑道:“也收了一些存糧,不多,能夠一百二十萬石吧!”

他說得輕飄飄的,李善長卻是悶哼了一聲,你丫的非要壓我一頭是吧?

“不過主公也清楚,我這邊只能借,可不能隨隨便便給主公,而且還要留許多應付百姓支取。能幫上主公的,遠不如李先生那邊多。”

李善長總算找回了一點面子,可接下來張希孟的話讓他吐血了。

“主公,銀行這邊倒是投資了幾個鍊鐵作坊,還有滁州的鐵匠鋪。目前煉了好鐵三十萬斤,已經打造了三千副鎧甲,還有一批刀劍。咱們能自己造武器了。”

張希孟說到這裡,笑容也抑制不住了。

他千辛萬苦搞糧食銀行幹什麼,不還是為了集中財力物力,好能發揮出更大的效果嗎!

投資鍊鐵作坊就是第一步,他把原來滁州的冶鐵業都整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