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孟察言觀色,發現老朱稍微錯愕,似乎常遇春的表現讓他也吃了一驚。張希孟就開口道:“常遇春,眼下主公的騎兵不多,自然都是驍勇善戰的猛士。你方才奪船殺敵,俘虜元軍,自然是當得起的。似你這般的人物,為什麼願意投靠主公,可是有什麼原委,能不能說一下?”

張希孟等於給了常遇春一個機會,讓他挽回老朱的看法。

可別小看這幾句輕飄飄的話,常遇春可是感激了張希孟一輩子。

他聽到之後,慌忙跪倒。

“請上位見諒……卑職不是什麼安善良民。我是懷遠人,後來跟著人當了強盜,輾轉到了和州。前些時候劉聚想要逃去廬州,卑職不願意跟著他打家劫舍,禍害百姓,想要投靠明主。卑職和劉聚發生了點小摩擦……我,我把劉聚殺了!”

朱元璋聽到這裡,重重哼了一聲,你管殺人叫小摩擦?在你這裡,什麼算是大事?老朱到底是沒說話,而是由常遇春繼續講述。

“卑職殺了劉聚之後,山寨一千多人,要擁立卑職做新的寨主。可卑職想著,既然為了投靠明主,脫去賊皮,已經殺了劉聚,如果繼續當寨主,不是吃了回頭草?”

“卑職就讓那些人留在山寨裡,然後獨身來投靠上位。卑職,卑職自作聰明,想要上位提拔,能夠把那些老兄弟招募過來,故此,故此……”

常遇春咬了咬牙,把心一橫,乾脆破罐子破摔吧!

“故此就想著拿什麼金甲神將,自抬身價,卑職知道錯了,請上位饒恕則個!”

常遇春說完之後,伏身地上,過了好一會兒,老朱才長長出口氣。

“有本事就是有本事,有多大的能力,做多大的官,立多大的功,升多高的位置。咱不能說賞罰分明,卻也不是瞎子。你拿什麼神將說事,要是沒有真本事,咱派你去打仗,丟了性命,又該怎麼算?軍中最是實打實的地方,來不得虛的,懂嗎?”

“懂!懂了!”

常遇春慌忙磕頭,“多謝上位教訓,卑職全都記下了!記下了!”

事到如今,總算把誤會解開了。

常遇春雖然耍了心眼,但也沒有太多惡意,也不是存心要欺騙老朱什麼。不過是想著儘快給弟兄們謀個安身立命的地方。

其實這種手段放在別人身上,估計早就得逞了,奈何老朱受張希孟影響,見不得這種怪力亂神。

常遇春也算是記住了教訓,徹底老實了。

弄明白情況之後,張希孟笑道:“主公,常遇春土匪出身,能主動歸附,也算是他順天應人,識時務,懂大勢。和州剿匪的任務依舊嚴峻,不如讓常遇春去把那些匪人召集過來,也算是一件功勞?”

朱元璋沉吟片刻,點頭道:“可以,不過軍營之中,最重軍紀,不是什麼歪瓜裂棗都能進來的!還有,如果這些賊匪當中,有過多次殺戮百姓,殘忍暴虐,不幹人事的,非但不能收入軍中,還要就地正法,你懂嗎?”

“懂!”常遇春乾脆答道:“請上位放心,卑職一定帶一支幹乾淨淨的隊伍回來!”

常遇春起身,興沖沖上馬,去收攏舊部去了。

正如朱元璋所說,對於土匪,朱家軍算是非常謹慎的。

如今遍地都是土匪山賊,你說不收山賊土匪,那不現實。

但是也不能什麼土匪都收。

比如說一夥土匪,襲擊了朱家軍,殺了朱家軍計程車兵,那該怎麼辦?

一句話,滅了他!

必須抓住罪魁禍首,乾淨利落處置掉。

道理很簡單,你要維護自己的軍心士氣,殺了你的人,還把敵人供起來,那不是扯淡嗎?

所以說團長替和尚報仇,那是絕對合理的,不但不會遭到批評,甚至上級也會贊同的,斷然不可能為了幾個土匪,就連原則都不要了。

當然了,如果人家殺你一個人,你就要滅人家滿門,甚至殺成百上千人,遷怒無辜,那就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