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貞推辭,反而讓朱元璋黑臉了,他只是想讓姐夫領教一下,卻不是要嚇唬姐夫。再說了,身為至親,讓姐夫管點事情,那也是情理之中。

“誰也不是生來就什麼都會的,姐夫你只管幹著,一邊幹一邊學,很快就能入手的。”

張希孟跟在後面,也笑道:“米麵糧油是從倉庫出的,這邊只要給將士們做熟了就好。”

李貞把臉色一沉,凝重道:“俺雖然不懂軍中的事情,可民以食為天,更何況是領兵打仗的猛士?俺今年也到了半百之年,經過了不少紅白事情,別看小小的一個灶臺,裡面可大有干係。這麼多人,從每個人嘴裡挖一點出來,天長日久,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李貞算是老來得子,如今的他已經過了五十歲,比朱元璋足足大了一倍。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原本朱元璋只是想讓姐夫有點事情做,可聽他講的這番道理,朱元璋覺得自己還真選對了人。

“姐夫,你別推辭了,這事非你莫屬!”

張希孟在旁邊不由得點頭,老朱的這個姐夫,在史書上的評價都是極好的。哪怕大明立國之後,他也十分節儉,老朱賞賜衣服,他也捨不得穿,只是穿縫補過的,還總是給家人講昔日務農的艱辛。

可以說他把李文忠教的很好,只不過老爺子走得有點早,沒好好教孫子,讓那個兔崽子把李家的好名聲都給丟光了。

“主公,要不這樣吧,先試幾個月,看看成果如何?”

朱元璋點頭,“就按先生的意思。”他又對李貞道:“姐夫,你可不許推辭了。”

李貞怔了怔,總算咬著牙道:“成,你就放心吧,姐夫不會給你丟人的!”

李貞還真不是隨便亂吹……他有經驗,又是個地地道道的日子人。

自從掌握了廚房之後,李貞是一心豐富將士的餐桌。

如何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兒,這可是一門大學問。

李貞發現軍中有豆漿喝之後,立刻就來了主意。

他四處採購黃豆,豆漿,豆腐,千張,豆乾,甚至連素雞都弄出來了。

剩下的豆腐渣又是頂好的飼料,李貞用菜金買了幾十頭小豬養著,等過年的時候,殺豬吃肉。

還有,小老頭帶著大傢伙建雞舍,挖魚塘,在軍營周圍種菜,下河挖蓮藕,上山採蘑菇……總而言之,李貞竭盡全力,讓士兵吃得好,吃得飽!

張希孟都覺得他上輩子或許是倉鼠成精,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強烈的收集癖!

各種山野菜,吃葉的,吃莖的,吃根的,分門別類,一絲不亂,有的曬乾了存起來,有的醃成鹹菜。

自從李貞到來之後,餐桌上的鹹菜種類明顯上去了,大傢伙都忍不住嘖嘖稱奇。

“姐夫當年可是一身的好廚藝,鄉下每逢婚喪大事,都請他過去掌勺,張羅席面。咱那時候最願意跟著姐夫去,不光能飽餐一頓,主人家不願意要的東西,還能帶回來點,一家人就能美美吃一頓……”老朱憧憬著少年歲月,為數不多的快樂時光,很是嚮往。

張希孟翻了翻白眼,那是別人不要的嗎?

搞不好是偷來的知道嗎?

很顯然,張希孟不敢揭穿老朱。

而且在極度的生存壓力之下,真的不能太奢求什麼。

“主公,咱們收繳的浮財和糧食,足夠撐到夏糧豐收,有這一季糧食撐著,咱們就不用擔心捱餓了。情況只會越來越好,老百姓也會吃飽穿暖,蒸蒸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