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無關?”李複道真一開始發作,就再也沒了宰相涵養。打斷唐離的話語冷笑道:“與你無關?那你為何不去河北,而是在河東直接轉往隴西,當日陛下遣你出京可是為巡視兩河!”

“陛下當日的旨意是巡視北地!”唐離生性是吃軟不吃硬的,此時被李複道逼到這個當口兒,當下也是疾言厲色的一句頂了回去,只是這句語氣強硬的話出口,他才想到對面站著的畢竟是李騰蛟的五叔,而且這個長輩歷來對自己不錯,當下強忍住心中的火頭儘量放平了語氣道:“當日我是從凌州直接被召回京中,哪有時間面見哥舒將軍?這本奏章我也的確不知情!”

唐離這句頂撞也讓骨子裡火爆的李複道一愣,只是唐離隨後言辭懇切的解釋讓他慢慢平下氣來,只是好景不長,唐離跟著的一句話又讓他心頭怒火再起,“不過,這本奏章雖與我無關,但我卻是贊成哥舒將軍關於調兵的建議,一面是隴西軍力吃緊,另一邊安祿山在范陽坐擁二十萬精銳白吃馬料,朝廷豈有如此佈置軍力的道理?”

“小兒輩知道什麼?我朝自建國之日,邊患最重就在東北,東北邊境之所以能保持目前的平靜,一則是安祿山治理有方,更重要的是我大唐雜此囤積重兵使諸蕃族不敢妄動,今日一旦調兵,可謂是後患無窮,”李複道將唐離的話斷然駁回後,又緊盯著唐離道:”這是與國而言,與家,難道你忘了三哥當日關於安祿山的告誡教誨不成?’父死,三年不改其道是為孝‘,如今三哥屍骨未寒,你便欲改弦更張,可是要做那不孝之人?“

”出去!“二人的爭吵也不知驚動了誰,”吱呀“聲中就欲推門探看,卻被正自氣惱的唐離看也不看的喝出。

李複道一輩子想當領兵武將,但一輩子也沒當成,知道這些話都是他聽自安祿山處,也知道無論自己現在說什麼都入不了李複道之耳,唐離索性懶得再說,就這樣坐下身來看著他。

唐離不再說話,自然就沒法子再吵,二人無聲對視了許久,緩緩坐下身子的李複道開言道:”王縉的事我可以暫時不管,哥舒翰要的六萬兵政事堂也必會盡力措置。但在范陽調兵斷然不行!陛下處自有我去分說,但別情你需要保證娘娘不致受了楊國忠那弄臣的蠱惑。“

”交卸了觀風使的差事,我現在不過一七品太樂丞,如何辦的下來這樣大事?縱然我得娘娘青眼,又如何敵得過國舅爺兄妹情深?“討價還價唐離也不陌生,先吐了苦水後才面帶難色道:”不過我必將說服娘娘進言將調兵的具體時間退後九個月,這已經是我能力之極限,望五叔諒之。“

”九個月!“

”是,經此一戰,明年秋季之前隴西不會再有戰事,我必盡力說服娘娘向陛下進言,把中間這九月緩衝時間爭取過來。“唐離扳著手指道:”有著九月時間做緩衝,五叔儘可以再募軍六萬,屆時即便陛下執意調兵,也可將這六萬人補充范陽。再或者陛下變了主意,哥舒將軍同意不要范陽精騎而接收這六萬人也說不定?“

親自將小李相公送上馬車,並目送其車駕遠去不見,回到書房中的唐離推門就見到黑著臉的蟈蟈正端坐在那裡。

知道這一切都是剛才那句吼叫惹得禍,唐離當下使出渾身解數才將蟈蟈哄得高興起來。

”少爺,自從你從凌州回來,脾氣就愈發的大了,“看著唐離走向書案,蟈蟈略帶意思愁怨的聲音繼續道:”對家人也沒有了以前的那些關心。“

原本回書房之後,唐離意在給王縉去一封急信,著他不必再明著將河北道的官牧全部撤完,只需暗度陳倉將那些上好戰馬換往隴西即可,如果范陽逼得緊,也大可給他們一些劣馬支應一下,總之要把這九個月的時間支撐過去就好。

誰知剛剛在書幾後坐下就聽到這些話,正研墨的唐離聞言手微微一頓,抬頭向蟈蟈看去。

”就不說騰蛟姐姐正自守喪,憐卿姐姐忙的昏天黑地的少爺也不多加關心,就是老夫人,少爺這次回京也有三天了,可曾去見過老夫人?“蟈蟈的話一句句敲在唐離的心上,”少爺以前在金州的時候哪次出去回來不先陪著老夫人說說話?就是離京前,少爺可會這樣待兩位姐姐?“

蟈蟈的話只讓唐離一時無言以對,恰在此時,偏就聽見一個還在變音期的少年聲音在書房外高聲道:”唐離呢?誰是唐離?還不趕緊出來!“

”滾,休要在此聒噪!“心下正煩的唐離順著大開的書房門隨口呵斥了一句後,才猛然反應過來,”我的脾氣真是越來越暴了!”

只是不等唐離反思完,就聽門外一個公鴨嗓的太監高聲呵斥了回來:“放肆,何人如此大膽,竟敢對涼王不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