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子文在不用說,從鄭憐卿嫁給唐離的那一刻起,兩家就已經緊緊的綁在了一起。而王縉與自己的交情不算,也因為鄭憐卿的緣故而有了親戚關係,當然,最讓唐離感興趣的還是王縉的能力。

雖然與自己的哥哥王維一樣幼有神童之名,但王縉顯然更適合於官場。與胞兄的一生不得志相反,王縉卻是仕途通達,尤其是中年以後更是如此,在原本的歷史中,王縉在安史之亂後開始飛黃騰達,歷經肅、代兩朝的歷次官場傾軋卻始終能夠屹立不倒,並最終官至宰相。這樣的人物在現在這個特殊的時段對唐離而言實在是太有用了。

既然能薦舉的人數少,唐離唯一能做到的就是求精。河東道觀察使與沙苑監正的安排就是源自於此。河東上接河北道,西鄰關內道,東靠河南道,而南方則護衛這京畿道。可以說,河東是整個大唐北方的腹心之地,佔據此地不僅可以四方呼應。更可以從背後監控平盧安祿山。

而沙苑監的作用更不用說,在兩河及河西等地,掌握了戰馬就等於控制了各鎮軍的腿腳,這也是安祿山為何一再向李林甫索要沙苑監的原因所在。而此時王縉之所以日夜兼程趕往兩河,目的就在於清查各沙苑監存馬的真實數字並控制其非正常外流。

”王縉此去關係重大,他又是勢單力孤,給黑天傳個信兒,請他暗中策應一下,最重要的是護住王縉安危。“目前仍是承平年代,唐離並不認為那些有問題的地方沙苑監官員敢對王縉下黑手,不過預做防備總是不會錯的。

”少爺,上次四娘過來,她說可以藉助分佈在兩河的各處別情樓建立一個情報網路,只是這事兒還牽扯到宮中教坊司,又關礙著趙陽明,因此還需少爺提總才是。“寶珠由內院調入書房已經有一個多月了,正是這一個多月,她由最初單純接收外面傳回的情報,再匯總情報,她在這一方面表現出的細心與天分一步步贏得了唐離的信任,以至於他有此開玩笑時還說寶珠在妹妹走後,竟然變了個人兒一般,跟當初的玉珠一樣,越來越機靈起來。

這個想法倒是讓唐離心中大動,教坊司那些樂工是以”採風使“的名義下到地方,她們的職責除了收集地方民間歌舞以外,原本就還兼有記錄地方民風的職責,讓他們關注地方事物並記錄上報並不為越軌。加之如今分佈河東各州的別情樓都是當地最好的酒樓之一,象這等地方本就是天然的資訊交換與集散地,雖然未必能收集到機密情報,但基礎情報的收集與補充應當是毫無問題。而這個明線上的情報網倒正好與黑天正著手組建的暗線相輔相成。至於趙陽明,唐離相信他應該不會拒絕自己的要求。站在沙盤旁邊凝思了一陣兒後,唐離點頭道:“嗯,四嫂這四個好主意,教坊司及趙陽明處自然有我,只是少不得她要出人來組織此事了,畢竟象情報的篩選與匯總這些事兒不是誰都可以做的。”

“這下四娘該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寶珠的一句話讓唐離也忍不住笑出聲來,四嫂如今最怕的就是唐離向她要那些不成訓練好的半成品,只是這次既然是由她自己提議,想要拒絕就不是那麼好張口了。

正笑著的唐離無意間目光掃過沙盤上的陰山山脈,立時面色一肅道:“郭子儀那邊有什麼訊息了嗎?”

“目前還沒喲訊息傳回,看來他還在猶豫。”

“他有什麼好猶豫的?我又不是讓他去造反,這可是升官兒!合著我一片好心到被他當作了驢肝肺。”現在只要想到郭子儀,唐離就忍不住光火兒,當日他只向李林甫薦舉了三個人,鄭、王之外就是郭子儀。

這位名將當日豪情滿懷的前往陰山赴任,誰知他的安北都護府直到現在也沒建起來。其原因就在於朝廷指定建築要塞的陰山山脈“木剌山”段,無論是環境與氣候都實在是太過於惡劣,不說築城,在這不可屯田的苦寒之地能讓手下那一萬二千人順利活下來都是個極大的挑戰。

然則若不選此地,而是改在別處築城,卻又沒有了戰略意義。而這個新成立的安北都護府也就沒了存在的價值。所以郭子儀如今就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上,進也進不去,退也沒法子退。唐離正是知道這一情況後向李林甫薦舉此人接任河東都護將軍一職。

河東的戰略地位太過於總要。而鄭子文做文官的觀察使處理一到政事還可以,若是讓他統軍,那簡直就是災難。將對朝廷忠心耿耿的名將郭子儀調往河東道統軍,這是唐離此次薦舉中最為得意的安排。有這一文一武在平盧背後坐鎮,就算安祿山要反,河東道也不至於如歷史上那般不到十日間就已陷落,從而將兩京門戶洞開於安胡兒的騎兵鐵蹄之下。

且不說唐離的打算。單就官職來說,河東道都護將軍與邊鎮軍副節帥同一職品,都是正四品上階。跨上了這一步就意味著郭子儀就此正式跨入了大唐高階將領的序列,而在富庶的河東道任職與那陰山的苦寒之地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不料這別人求也求不來的好機會到了郭子儀那兒,居然連個痛快話都換不來。算來從通報訊息到如今也有一個月了,可此人居然愣是沒吐口兒。如此情勢之下,唐離如何不惱?

”如今朝中情勢複雜,尤其是近來相爺大規模調整官員,郭將軍謹慎從事也是有的。我看他的心思未必就肯如此輕易受了少爺的籠絡。畢竟咱們與東宮的關係早已天下皆知。雖然東宮一系早已勢微,但只要‘太子’的招牌不倒,任誰也得仔細掂量掂量。“接手情報事務已經月餘,這些明面上的事寶珠倒是看的一絲不差。

我是敬他的將才,何曾想籠絡過他?他做河東道都護將軍也是為陛下,為朝廷鎮守河東,難不成還是為我而做不成?”此時的唐離被郭子儀氣的說話都有些不講道理了。

見狀,正捧著酒甌的寶珠微微一笑道:“少爺這說的是氣話,只要他接受了你的薦舉,無論他為不為你做事,別人的看法也就定型了。像這種要定‘身份’的時候他能不慎重?這次身份一定,以後的榮辱禍福也就定了七成,再想變可就難了!要不,咱們再催著探問一下?”

“這才幾天,你這妮子倒是知道的多!“唐離不能不承認寶珠說的實在有道理,沉吟了片刻後,他才搖搖頭道:”這事兒還是我親自修書一封來的妥當,我倒不信拿著豬頭還能找不到廟門!“說到最後,唐離也忍不住露出個苦笑來。

正在唐離尋思給郭子儀的這份書信該怎麼措辭時,就見門子處一個小廝急急跑了進來道:”少爺,楊大人來訪。“

作為這次政事堂大規模調整人事的受益者之一,楊芋釗火箭般又高升了一品,由原來的六品員外郎升任為五品戶部度支司郎中,而那身官服也由原本的青色換為了如今的緋紅。

”老楊,這幾天皇城可是熱鬧的緊,你不在那兒盯著,還有心往我這兒跑?“唐離見了他連手都懶得拱,笑著隨意的指了張胡凳說道。

”你這是什麼金窩銀窩,藏著什麼寶貝見不得人!“笑著回了一句,坐下身子的楊芋釗變了正色道:”不是我要來,貴妃娘娘的吩咐我不能不來。“

聽到這話,唐離原本準備調笑的話語隨即收了回去。”哦?“

”娘娘說:‘唐卿家如今真就忙到連個本宮請個安的時間都沒有了?’”因是傳貴妃娘娘的口詔,楊芋釗面上的神情恭謹的很,事後也沒敢說什麼玩笑話。傳完這句,也不等唐離答話,他已是續道:“近來人事變動甚烈,劍南節度章仇兼瓊年紀老大,也有心藉此機會回京。他倒也沒有想進政事堂的心思,就是想給陛下管管帳,別情,娘娘的意思是想讓你給令岳父吹吹風,了了他這個心願。”

剛聽楊芋釗說完,唐離沉吟片刻後,就如同害了牙疼病一般倒吸了一口氣道:“他想去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