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兒子今天如此爭氣,本在一旁聽的眉開眼笑的鄭夫人見婆婆突然來了這一齣兒,心中又是一緊。只因唐代幼童發矇,都是先誦下整部經書,然後先生再做講解,所以說誦經屬於第一步的基本功,而講解經意,那就屬於第二個學習階段了。依著鄭鵬以前的表現和現在的年齡,能如此誦出經文來,已經算是表現極為不俗,又豈能指望的太高。

人同此心,整個大廳中愈發的安靜起來,這其中三房那聲突兀的“嗤”笑,就顯的如此刺耳。

“奶奶所提,出自《泰伯》篇,其經義是:夫子曰:‘士子應當堅定的相信儒家之‘道’,努力的學習它,並誓死保全它。不要進入危險的邦國,也不居住在禍亂的邦國。當天下太平的時候,就出來做事;不太平,就隱居。如果政治清明,而自己貧賤,這是恥辱;反之,如果政治黑暗,而自己卻富貴了,這也是恥辱。”,語聲朗朗的鄭鵬侃侃而言,只讓本家族人看的目瞪口呆。

“說的好!那‘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又是何意?”,老夫人臉上笑意愈濃的跟上問道。

“這章是出自《學而篇》中,經義為:‘君子,吃飯的時候不要求飽足,居住不要求舒適,對所承擔的職司勤勞敏捷,說話卻謹慎。能到有道之士那裡去虛心求教並據此匡正自己,這樣,就可以算得上是好學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小胖球毫不遲疑的流利回應道。

“好好好,乖孫兒說的好,那你能不能給奶奶辯一辯這句話中‘君子’二字之意?”,老夫人這句話一出,簡直就是滿廳譁然,就連因為唐離的緣故而對小胖球大有信心的王縉都是微微搖頭,覺的鄭老夫人這題目出的委實是太難了些。

背誦經文這是第一步,是基礎中的基礎,而解釋其義理,則是在第一步基礎上的“通經”,屬於更高一層次的學習。但老夫人此時提出的“辯經”,卻與前邊兩步有著本質的差別,所謂的“辯”,也就是“探幽”與“發凡”,這已經是由“學習”進入了典型的“研究”狀態,且不說鄭鵬以前的基礎如何,單就這個問題本身,實在是早已超越了他的能力範圍,別說他這等小孩兒,便是大多數成年士子,若非專研《論語》,也都還是屬於學習,而到達不了“研究”的境界。

這個高難度的問題一出,果然讓鄭鵬一時間說不出話來,略等了片刻,正當鄭老夫人要出言發話之時,卻見摸著腦袋的小胖球兒喏喏開言道:“《論語》本經中‘君子’這個詞出現的次數多,意思也都不太一樣!例如那《雍也篇》中的‘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中的‘君子’二字,說的就是標準,而其他的有時指‘有位之人’,有時指‘有德之人’,若說是這一句,應該是‘有德之人’的意思。”,勉強說了這些,鄭鵬再也說出什麼了,沉默片刻後,才轉過身子期期艾艾道:“奶奶,對不起,孫兒讓你失望了。”

“有德之人、有德之人”,口中喃喃將這四個字反覆唸誦良久,王縉才驀然擊掌道:“辯的好,實在辯的好,誠然發前人之所未見”。

王縉這突如其來的一出讓旁邊的翟琰一驚,扭過頭來不以為然道:“王兄,有什麼好,值當的你如此?”。

“翟兄,這可是《論語》,我儒門第一經典哪!自此書成日,關於此句中的‘君子’二字,就是無數歷代先賢加以註解,漢時經學大盛,當時大儒董仲舒、鄭玄,再到後世王通,直至我大唐貞觀間的國子祭酒孔達穎,就是編注《五經正義》的那個!誰不曾註解過?只不過他們大多注的都是‘有位之人’,然則細思來,卻總是讓人覺的不甚妥帖,沒想到今天卻從這小小孩童身上聽到如此妙解,大緣法,誠然是大緣法!”,說著說著,王縉愈發激動起來,就是連連擊掌不絕。

拍了拍額頭,鄭使君閉目片刻後再次睜開眼睛看向鄭鵬,簡直不都不敢相信這個小胖球就是自己的那個兒子,今天這孩子能誦出經文來,他已經要感謝皇天厚土了,而後這個往日的頑劣居然能釋解經義,到最後更是開始辯經,雖然辯的粗淺勉強,但畢生浸浮《論語》的鄭老爺豈能聽不出其間的價值所在?眼前一切的一切,都讓鄭使君極度震撼下,感覺到不真實起來,呆了許久,一股莫名的驚喜開始在他心底生髮,到最後這種喜悅如同山洪爆發般洶湧而來,若非身處大庭廣眾之下,鄭子文真想不顧風儀的跪到地上,大喊一聲:“祖宗顯靈,劣子終於開竅了!”。

至於鄭夫人,他雖然聽不出小胖球話語中的價值,但憑藉女人天生的敏感,她準確的把握住了每一個向她飄來的驚詫、羨慕,直到嫉妒的眼神,對一個母親來說,這就是她所希望得到的最好的誇讚!儘管內心深處一再提醒自己要矜持、要有長房風範。但從未體味過如此美妙感覺的刺史夫人,最終還是忍不住激動,微微漲紅了臉,而她“無意間”瞟向三房的那一眼也就顯的如此幽長而又耐人尋味。

“好我的乖孫兒,奶奶不失望,奶奶高興!你真是我家小神童!子文,他的塾師是誰,賞,一定要重賞!”,滿臉歡顏的鄭老夫人將小胖球緊緊摟在懷中,心中的歡喜實在難以言表,如同鄭氏這樣的大族,遠房旁支出人才不如嫡親出人才,嫡親裡邊,各房出人才又不如長房出人才,而長房長孫簡直就是理想中的狀態,作為未來的族長人選,長房長孫表現出眾,不僅於無形中消解了未來可能發生的族長權利之爭,更能名正言順的聚集人心將家族發揚光大。心中高興之下,老夫人連聲叫出的這兩聲“賞”,聽來也就顯的豪氣十足。

聽到鄭老夫人吩咐發賞,小胖球艱難的探出頭來叫道:“奶奶,不是塾師,董先生天天就會讓孫兒誦書,別的什麼也沒講。是阿離,孫兒學的這些,都是每天下午阿離給講解的,那個‘君子’的辯義,也是聽阿離說的,奶奶你該賞他才是!”。

當其時也,滿廳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今晚大出風頭的小胖子身上,他的這聲喊叫可謂人人皆聞,片刻靜默後,就聽“阿離是誰?阿離……唐離……”的私語聲四處響起。

“阿離呀!阿離,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旁坐的王縉聽到小胖子說出這個名字來,倒是並不吃驚。頓了片刻,他才幽幽一聲嘆道,只是嘆息未完,他又驀然想起一事,猛的扭轉身子對若有所思的翟琰道:“兩首詩,我找家兄要兩首他最得意的山水詩與你,阿離你就不要再跟我搶了!如何?”。

翟琰這次的反應倒是反常規的平靜,良久之後,才見他側身淡淡一笑道:“縱然令兄是一代詩佛,但憑著阿離如此風儀才學,王兄以為他會願意到令兄身邊做個下人身份的侍墨書童嗎?”。

“會……會吧!”,說話之間,麻衣少年那雙從容堅定卻絲毫沒有半點卑微神色的眸子閃上心頭,王朗官的這個“會”字就顯得如此底氣不足。

“阿離?是你那個伴讀唐離吧!不錯,他容貌風儀都不錯,舉止也合乎禮法。乖孫兒放心,奶奶斷不會虧待了你的身邊人。子文,這事交給你了!治家如治軍,賞功罰過是第一要義,這個唐離一定要重賞才是。”,經小胖球提醒,老夫人又想起了那個衣著雖然簡陋,但風儀卻很有幾分清華的少年,遂扭頭對下站著的鄭刺史吩咐道。

見鄭老夫人高興,很有幾分心思的小胖球扭動著身子,用撒嬌般的語氣道:“奶奶,今天是您的壽誕,孫兒有一副禮物送給您。”,一句話說完,就見他快步跑出了大廳,不一會兒的功夫,雙手小心的捧著一支卷軸而回。

“好乖孫兒,有心了”,鄭老夫人呵呵笑著示意身邊侍侯的兩個貼身丫鬟開啟卷軸,只是一瞥之間,她的眼神就再不能離開,臉上的笑容也如同遭遇寒冰般驀然凍住……

由於老夫人坐在最上首位上,其他人自下看去,都只能看到卷軸的背面,雖隱隱約約可以看到這應是一副人物畫,但畢竟看不到真切內容,鄭老夫人這突然的變化讓她們茫然不知其原因所在。

見小胖球呈上的是一支卷軸,旁坐著的翟琰早就動了心思,此時見鄭老夫人看畫後如此表情,本就不甚拘於禮法的他再也按捺不住,自坐中起身湊上前去觀看,這一看,幾乎是瞬間的功夫,他臉上的好奇全數化為震驚,到最後,竟是忍不住失聲而出道:“閻家兄弟、大小尉遲……

……………………………

說明:葉子的確喜歡儒道各家的一些原典、如《論語》,《莊子》、《道德經》等,但由於這本不是我的專業所在,所以我的喜歡也跟大家一樣,只是涉及個皮毛而已,本章所引,不過是出於小說寫作需要,還請精通此道的方家看過後一笑而罷!要是真有書友為此跟葉子辯經,那我也只能是瞠目結舌了!另外,關於“有德之人”的解釋,我是取自大陸國學大家楊伯峻先生的《論語》研究成果,特在此加以說明!

以葉子的碼字速度,今天累的吐血,共更新出八千字,誠然算的上是超級RP大爆發了,還請書友們也集體爆發一回,有票票兒、收藏什麼的,都狠狠的來砸我吧!!!謝謝!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