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面上大霧逐漸消散,鍾離、黑白無常、孟文光幾人全都離開了此處,兩尊遊神則率領眾多鬼兵再度深入河底,把守在河神府四周。

眼看著地府之神全部消失,可是籠罩河面的大霧卻沒有絲毫要散去的跡象,反而越聚越多讓整條昌南河都看不到了。

河畔邊上,張彬心急如焚。

那河底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何能讓那尊恐怖的黑袍閻王親自降臨?

但再怎麼焦急,他也不敢真的下河去親自探查,畢竟找死也不是這麼死的。

沉吟良久,張彬終於嘆息一聲,拿起口袋中的對講機撥通了一個按鍵。

很快,那頭便響起了林一涵的聲音。

“張局?你那邊怎麼樣了?”

“沒事。”

張彬沉聲說道。

“從今天開始,徹底封鎖昌南河,任何人都不允許靠近。”

“也不要去探查,等待大霧自然消散。”

“明白!”

雖然不明白局長的意思,但電話那頭的林一涵還是快速回應。

又囑咐了幾句之後,張彬放下對講機,看著大霧籠罩的河面,心事重重的嘆息道。

“唉,但願不會出事吧!”

——

而鍾離回到地府之後,他大袖揮動,一本陳舊的書冊便在桌子上浮現出來。

《昌南地方誌》

每座城池包括縣鎮,都有屬於自己的地方誌,大概就是古代人的記錄檔案。

這個地方發生過什麼事情,有多少人口,有哪些大家族之類,都會在地方誌上詳細的記載,甚至還包括了一些地方上的詭異傳說。

這個東西當然不是地府裡的,而是鍾離遣一名鬼差去昌南圖書博物館裡找到的。

書頁泛開,老舊的紙張都在泛黃,大量文字落入眼中,終於,鍾離找到了相關的記載。

“唐朝...”

相關的記載中,昌南河只有唐朝才真正冊封過一次神靈。

“魚去疾。”

這是地方誌上記載的名字。

這個魚去疾曾經當過昌南城別駕,為官之時兩袖清風正氣凌然,深得當地百姓愛戴,後來被皇帝調去京城任職,十五年之後又因為某些緣故被罷官去職,又回到了昌南。

回了老家之後,魚去疾依然樂善好施,名聲很好,曾經在饑荒之年散盡家財,救了不知道多少條人命。

之後有一年正逢雨季,昌南河水暴漲引發了澇災,魚去疾仗著一副好水性,多次下河救人,但在救起幾個孩子之後,因為精疲力竭沒能爬上岸來,被河水吞沒。

當地百姓感念他的恩德,於是寫了萬民書送往京城,唐高宗李治便下了一道聖旨,封魚去疾為昌南河神。

之後地府也感念其善心功德,真正將之冊封成了河神掌管昌南河。

這便是昌南河神的來歷。

後來的故事,有可能是這位河神隨著地府諸神一起征戰葬土,然後戰死。

河神府自然也就空置了下來,隨著歲月的推移逐漸殘破,變成了一處遺蹟。

——

夜幕不知不覺間便悄然降臨。

荒野之中,白家三個兄弟正湊在一起,他們各自站好方位,圍著一座搭好的祭壇,祭壇上,擺放著諸多邪異的物品。

白必福臉上帶著幾分期待與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