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軒閣。

吳韻正與贏月相對而坐。

“陛下看這兩首詩如何?”吳韻將手中的兩張紙捧到了贏月的面前。

贏月低頭一看,便陷入其中,久久不語。

吳韻見狀也不著急,不急不慢的喝著茶,靜靜的等待著贏月。

此兩首詩皆是趙高所做,一首《鵲橋仙》,一首《俠客行》,只是後面這一首趙高還未曾將名字說出來過,所以便題的無名。

之前的那首《鵲橋仙》便讓吳韻覺得趙高素有大才,在詩詞一道上若是精心鑽研定可走得極遠,自己也起了收徒的心思。

如今秦朝之內,文道凋零。吳韻很是想將趙高培養起來,來做自己的後繼之人。畢竟在詩文一道上建樹斐然,那麼他在文學之上的天賦也不會太差。

贏月看罷了兩首詩,將其輕輕的放在了桌上,“這兩首詩皆是上乘佳作,就寡人最近幾年所見,無有可出其右者,這都是先生所作麼?”

這兩首詩意境深遠,已經頗具宗師之韻,贏月自然是想到了吳韻的頭上。

吳韻搖了搖頭,“此非老臣所做,乃是出自內宮。”

“哦?”聽聞是宮中之人所做,贏月大感詫異。

這內宮之中居然有如此之人,自己此前倒是從未聽聞過。

“先生可知是何人?”贏月問道。

“司禮監,趙高。”

“趙高?”聽到了這個名字,贏月心中有些意外。腦海中漸漸的浮現出了那俊秀的身影,想起自己與他的兩次見面,贏月的嘴角微微翹起,覺得此人甚是有趣。

“正是,他雖為宦官。但是亦有一腔抱負,老夫也是動了收徒之念,但是卻被他給拒絕了。”吳韻想起趙高便覺得有些無奈。

“居然拒絕了?”這下子贏月有些不淡定了。要知道,在這大秦朝中,半數以上的文官皆是出自老師的門下。

平日裡,也不知道有多少學子打破了腦袋也想入得老師的門下。能讓老師親自邀請拜師的,自己那是從未聽說過。

這趙高,居然給拒絕了?

“老夫去之前也未曾想到,他會拒絕的如此乾脆。但是聽他說完理由,便也就釋然了。”

“何種理由?”贏月此時還是想不通,如此大好的機會,一個小太監居然會棄之不顧。如果拜在了吳韻的門下,用鯉魚躍龍門來形容都不誇張。

“他說,如今朝內朝外皆是蠢蠢欲動,還是應當執刀殺敵,閉門讀書之事可放在一旁。”吳韻放下了手中的茶盞,一臉的惋惜。

“倒也算是個忠志之士,當初將他交給萬公公,倒也算沒送錯了地方。”贏月說到此處,又想起了萬安與自己的提起的事情,便又向吳韻請教,“萬公公想要成立錦衣衛,用於監察百官,老師覺得如何?”

“錦衣衛?”吳韻捋了捋自己的鬍子,接著說道:“陛下莫不是要動手了麼?”

贏月神色凝重,點了點頭。

自己雖已登基五年,但是根基尚淺。當初若不是父皇和兩位皇兄突然離去,朝內群龍無首,自己也不會登上這天子大位。

呂不韋本就勢力龐大,但是父皇在時,他畏懼虎威不敢造次。

但是到了如今,只怕是已經快要按捺不住了。

吳韻自是明白其中關節,光聽到這監察百官之責,便已明白萬安想要做什麼,於是說道:“萬公公此舉倒也不失為是個好主意。想要扳倒呂不韋,將大權攏於陛下之手,剪除其朝中羽翼自是第一步。老夫覺得此事可為,但是還需斟酌行事,不可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