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五個月之前。

一連數月下來,連四境兵種都未遇到幾頭的李長氣一直順著一個方向在前進著。

隨著他不斷前行,周圍的霧氣越來越濃厚,即便是以他的靈識,也只能延伸出三十丈左右,更不用說肉眼可見的距離了。

雖然明知前方有所不對,可李長氣來荒原本就是為了追求生死間的磨鍊的,於是他打算看看這一處試煉荒原還能有什麼問題?

於是,就在外界處於破滅歷十萬年零十二年二月時,李長氣前腳輕鬆斬殺完幾頭三境甲猿,後腳便直接踏入到了擁有著近三十頭雷蛇的棲息處。

這裡,不止是隻有雷蛇,後方還有著此前見過的四境紫元蟲群,以及只在書上看到過的五境精英兵種——踏天猛獁與噬牙狂刃。

踏天猛獁,據傳是噬族竊取不動天王象這個種族的天賦後改造而成,形似猛獁,力大無窮,天生有封鎮之力,城頭戰場之上,每當出現大規模、成建制的踏天猛獁之時,必有大戰。

而噬牙狂刃則是噬族利用魔族之中的刀魔與噬族刀螂改造而成,通體黝黑,有六臂四腿,同時背身四翼,皆為刀刃,是一種極強的單體殺戮兵種。

這兩種兵種的由來,便是噬族的天賦所在,亦是其可怕之處,採萬族生靈天賦為基,孕育出各種神通莫測的噬族兵種,而劍宗與其對峙十萬年,足以想象出這其中的艱難。

“跑,”在靈識掃過這些異族兵種的一剎那,李長氣已經迅速做了判斷,根本沒有對抗的可能性,若是隻有幾頭雷蛇,他還能與之一戰,可此處簡直是捅進了噬族的大本營,他沒有絲毫猶豫,瞬間轉身便逃。

只是此時想跑,未免有些晚了,天空那些雷蛇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隨著一聲嘶鳴聲響起,近三十道水桶粗細的紫色雷霆混雜著兩道金色雷霆瞬間落下。

急急急!危急時刻,隨著李長氣體內形脈河流瞬間狂湧,他雙腳在大地之上狠狠一跺,身形瞬間向前衝出,險之又險的躲過了那些紫色雷霆,可那兩道金色的雷霆卻是瞬間變向,如影隨形。

李長氣不得已之下,瞬間拔劍,橫劍術——鋸輪。

縱橫劍式,雖只有一招二式,可其內亦有著與之相合的劍法劍招。

橫劍術——鋸輪,看似普通一記橫斬,可實際上李長氣連出了十劍,每一劍在揮下的一瞬間又瞬間停止,同時再次出劍,每多一次出劍,便是一股劍勢與劍氣的疊加,最終一劍斬下,好比一張拉鋸劃過。

短短一劍內,他體內的形脈河流連續停頓十次,每一次重新奔湧,都一次比一次來的洶湧磅礴。

“鋥——”隨著一道劍鳴聲響起,李長氣強行接下那兩道金色雷霆,隨後身影遁入那縹緲霧氣之中,他之前所處的地上,只留下些許逆血。

這是他最近才悟出的劍術,如今的他,最多隻能將出劍次數疊加到十次,不是不能再往上疊加,而是他體內的形脈最多隻能負荷十劍。

如同一條弓弦,一次比一次繃緊,最後一射而出,可若是超出了弓弦所能承受住的極限,那麼弓弦就會崩斷。

“嘶——”眼見著人影消失,那頭領頭的雷蛇發出了一聲巨大的嘶鳴,隨後,荒原上的噬族兵種開始了針對一個人的追殺。

逃!此處試煉荒原與劍域外真正的荒原不同,比起後者,這裡要更危險,環境也要更險惡,可這些不是重點,真正使李長氣逃了五個月還未逃掉的原因只有一個,此處太平坦了。

除了偶爾遇到的沼澤地帶,這裡便完全是一塊平原,雖說有著霧氣的遮攔,可身後的異族群跟的太緊,李長氣幾乎沒有機會將其甩掉。

好不容易將這些難纏的傢伙引開後,可只要他斬殺一些低境界炮灰,那些四境五境的異族便很快尋了過來,這片千里荒原之上,如同拉開了一張滔天巨網,只等著他自投羅網。

這麼長時間以來,李長氣只是勉強殺了幾頭四境雷蛇,可他遭遇的險境一次比一次危險,最接近死亡的一次,是三個月前,被那頭噬牙狂刃近身糾纏,同時還有著一頭五境雷蛇及時趕到,對他展開了圍殺。

好在最後他以重傷的代價拉著那頭五境噬牙狂刃硬捱了五境雷蛇一記天雷,隨後強行提著元氣遁入了荒原上無處不在的霧氣之中。

這三個月時間,他幾乎一直在養傷,同時也在對自身的劍道與劍理進行著印證。

“縱橫之道,縱可比喻為一條直線,那麼橫,便可比喻為一條橫線,縱橫交錯,便是一副棋盤,除此之外也可是一張大網,放大來看便是一片天地。”

再一次擺脫噬族的追兵後,李長氣開始琢磨起自身劍理。

“不對,不修其他劍招,只修一縱一橫,前輩所傳劍理應當為專注和純粹,縱為一,橫為一,只練一劍,可是既然如此,那為何不是隻練一劍,又何必去求縱橫,或是刺,或是橫便可為之?”

“也不對,如此一來,最為純粹的應該是斬天劍才對!只練一式斬天拔劍術便是,縱橫縱橫,我的劍理究竟應該是什麼呢?”

李長氣的思緒有些亂,最初,之所以選擇‘縱橫’這門傳承劍理的本命分化劍光,只是因與他自身的劍理相合,可他現在卻是越來越迷茫了,若是求純粹,那麼為何不只練一招一式呢,又何必練縱橫兩劍?

這便是他至今未曾元丹的原因,越是如此,想凝練元丹便越難。除非他能真正認清自身練的是什麼劍?又或者他認定自己所練的是什麼劍,元丹自成。

劍理雕琢元丹一事,說來簡單,做起來卻很難,這並不是劍法上的高低問題,而是一個屬於劍修對自身劍道的認知問題,對有些人來說,認知越多領會自身劍理便越簡單,可對有的人來說,則是認知越少越簡單了。

這是屬於一個對自身劍道的圈定,而圈定的範圍,只以自身認知為標準,如同一道叩心關。

成劍修者兩天關,一者為叩心,一者為問心。

劍道叩心,試問自身大道是何,所練是何?

劍道問心,只問自身本心為何,所求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