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倚天萬里須長劍 第二十九章:劍樓(第1/2頁)
章節報錯
綿綿劍氣沉如水,皚皚劍光亮如星。
次日清晨,李長氣從後院的井裡打了些清水,簡單的梳洗過後,躺在墊著一層不知名獸皮的大床上打算調息一會,畢竟過鋼易折,這個道理他還是知曉的。
這一躺下去,接近日曬三竿的時候才醒,他接過一盆清水洗了把臉後,便再次練起劍來。
他如今主要修煉的還是《劍道元經》中的劍氣篇——《劍氣登天訣》,丹田劍氣按著固定形脈緩緩流淌,如果江形脈比喻成河流,此前劍氣十八停只是開闢一百零八條主幹道和八條貫穿這些主幹道的暗河,那如今的劍氣登天訣便是在這一百零八條主幹道之上開闢無數支流,而後匯入丹田。
初得《劍道正經》,李長氣此刻等於在不停開闢支流,伴隨著功法執行,劍氣一點點的順著無數細小形脈向前流淌,進而不斷加固這些剛鑿出的支脈。
最初之時的劍氣登天訣可沒有如今這般溫和,劍氣銳利無比,一個控制不住便是形脈破裂,牽一髮而動全身,形脈破裂後若是收不住劍氣的話,估計那感覺就和自己在體內砍自己般,動輒氣血逆流,說直白點就是得吐上幾口逆血,那個時段,劍宗青峰弟子可不就是走著走著便無腦無事的吐上幾口逆血。
據說當時青峰弟子之間流行著一句話,吐著吐著就習慣了。
不過如今已經是第八十一版,前人早已在這中間做了改良,一百零八道主幹道以及暗河的執行絲毫不減,可無數支流卻是緩緩流淌,兩者之間互不干涉,卻又融為一體,此法出自破滅歷兩萬年青峰掌令陸流芳之手,道號春雨,此法又名潤澤之術,取潤物細無聲之意。
此刻,李長氣便是一邊練劍一邊在體內開闢無數支流,而這些支流此刻還是剛剛開闢,堅韌程度遠不如那些主脈,可一段時間之後,這些支流內的劍氣運轉便會越來越來快,直到最終與主幹道達到一致,這時,便算是真正的開脈圓滿。
人體形脈支流足足有十二萬九千六百之數,要開闢如此之多的支流,即便李長氣位列甲上劍子,怕是最少也需要三月之久,相反第二境凝真卻是要簡單上許多,只需要凝鍊劍元便可。
感受著體內因開闢形脈支流而產生的陣陣暖意,以及那越來越快的劍氣,李長氣手中長劍也愈發輕快,渾身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快意,此前十年,從未有過如此暢快之感。
再快一點,再快一點,李長氣一劍快過一劍,雖然來來去去就師父所傳的那一套劍招,可是他從未有過改換劍法的念頭,至少眼下如此,與其練那些繁複的劍法,還不如就此練一套劍法,只要他出劍劍氣夠重、揮劍的手夠快、手中劍鋒夠利,那便一劍斬之便是。
此法類似一門另類的養劍法門,李長氣的劍意、劍勢在這一劍復一劍中不斷疊加,直至出劍的那一刻一齊爆發。他不知道之前有沒有劍修走過這條路,但不妨礙他這般一路走下去。
接近下午時分,李老劍仙又來了。
倒不是單獨來找李長氣,而是帶著三人一起,去劍樓挑選劍法、劍術。
劍宗劍樓,內藏天下九成九的劍法、劍術、劍陣,以及各種奇門劍訣,其中又分內外兩樓。
外樓所藏是為天下劍訣,各種奇門劍術或者劍法劍陣都集於此處,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這裡沒有的。
而內樓所藏是十萬年來所有十一境及以上大劍仙的本命劍光分化,其中蘊含劍術偏向兩類,一類為劍理,另一類為神通。
欲成劍修者,必先以自身劍道、劍理、劍心三者雕琢元丹,直至圓滿後,以無畏大勇氣、大毅力斬丹闢海,于丹田之中開闢人體第一大秘境——混沌海,又稱元海或劍海。
而劍修斬丹闢海功成的那一刻,蘊含著劍修自身劍道、劍理與劍心的元丹破碎之時,混沌海開闢的那一刻,會生出一道或多道天地初生之光,是為元丹之上道韻所化,這便是獨屬於劍修的本命劍光。
而伴隨著不斷的以自身劍氣、劍理蘊養,之後再投入各種珍奇寶料淬鍊,最終便可以得到獨屬於修士的本命劍,而自本命劍光誕生的那一刻起,便已經註定了其本身所帶的玄奇神通,因此,本命劍光的誕生,便與劍修本身的劍理、劍道關係最大。
而本命劍也事關劍修的日後大道,一但受損或是被毀,前者可能導致劍主停滯不前,後者幾乎就是大道斷絕,而關於各劍修本命劍的殺力,劍宗載劍閣便專門有一批前輩劍修負責登記以及評級和排名一事,為此可沒少被其他劍仙隨便找個由頭問劍。
劍宗載劍閣,成立於破滅歷一百四十七年,由巫殿與劍宗劍仙合力建立,其中又分載劍、承劍與密殿三脈,前者多是劍修,有評定各劍修本命劍以及記載十萬年來戰死劍修,而承劍閣多由決死一脈劍修組成,每有任務,幾乎都是無比危險之事;而密殿則是負責登記劍修戰功以及戰場後勤之時,同時也兼具維持劍域秩序之事。
本命劍評級,每一步都十分嚴格,幾乎不容有錯,當然,並不是本命劍殺力低劍主實力便不如其他人了,古往今來不知道多少本命劍評級不高,但是搭配上其自身劍法、劍術之後,便一舉成為當世殺力靠前的頂級大劍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