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傢伙完全就不當自己是外人,吃喝也就算了,走的時候還捧了好大的一捧東西,有沈浪帶回來的禮物還有是爺爺和奶奶兩個人送的一些東西。

第二天的時候,沈浪就開著一輛福特皮卡,車後座被塞得滿滿的,至於車斗裡面也是高出了車頭一大塊,不過卻都被用苫布給矇住了,自己的副駕駛位置上面坐的是劉莊公司的一員,看樣子也是長期的做這件事情,所以一切都非常的細心和謹慎。

行駛的過程當中,這位沈****大叔的人也是不住的打量著身邊的這位大少爺,老總把這位大少爺交給自己的時候自己也是有些打怵,因為自己實在是鬧不懂眼前的這個孩子到底是因為好玩去的,還是處於自己的本意去的。

不過聊著的時候自己才發現這個跟自己兒子相仿年紀的孩子思想竟然會是這麼的深刻,他所考慮的問題方式是那麼的與眾不同,兩個人是越聊越開心,一路上面也不光是沈浪自己開車,有的路段上面也是他開車,兩個人不輪休的開了大約一天的時間。

看著停靠著的地方,沈浪有些猶豫的問道:“這裡就是學校嗎?”劉雲聽了倒是哈哈的笑了起來,“這個是我們今天晚上休息的地方,明天還要趕上一段路程呢?不過我們的車就進不去了,完全要靠走的!”

第二天的時候,劉雲早早的就把沈浪給叫了起來,車上的東西都已經被卸了下來,劉雲給自己也背了好大的一包,旁邊還有幾個人都分別的揹著,至於沈浪那邊可能是因為照顧的緣故,所以他的包裹非常的小。

一開始的時候沈浪還沒有多少的在意,可是這一走起來可就費勁了,基本上全部的都是山路,過了一個山就是另外一個山,基本上就沒有看見過平路,倒是劉雲他們一夥子人對沈浪倒是有些另眼相看,他們沒有想到這個看似公子哥的少年竟然這麼的能吃苦。

到了目的地的時候,這裡面完全已經黑了,這段路程沈浪他們走的都是小心翼翼的,因為這裡根本就找不出來一條很是像樣的路來,坑坑窪窪都是小問題,“這裡面倒也是通了電的,但是這裡的百姓生活很是艱難,所以就算是到了晚上也捨不得用電,這個也就照成了這裡黑燈瞎火的緣故。”

等兩個人到村口的時候,才發現早就已經有人等候在了那裡,老黃看著亮著的火把連忙走了過去,過來根本那個點著火把的人深深的擁抱了一下,沈浪這個時候也走了過來,火把的周圍是一個個小小的身影,看著沈浪有說不出的好奇。

“沈浪,這為是這裡的教師,王鋒,在我們沒有關注的時候他就自己一個人在這裡默默的奉獻了十年的時光。”

透過火光,沈浪看向了拿著火把的這個人,自己已經猜測不出來他的年紀了,好像又四十多歲的樣子,但是聽他說話的聲音又好像三十歲左右,沈浪連忙的伸出了自己的手,“你好,王老師。”

“你好,你好,很高興你們能來到這裡,以前獨自一個人在這裡,有些舉步維艱的感覺,現在倒是好了很多很多,學生們都有了新教師,我也感覺到不是一個人在獨自的行進。”

沈浪他們把東西放到了學校裡面,夜雖然不是很深,但是因為沒有月亮,而且這裡又是山裡面漆黑漆黑的,所以沈浪也看不清楚學校的輪廓,不過自己倒是聽劉莊跟自己說過這件事情,學校都是由電纜廠獨自承建的,也不是說這個學校修建完事就可以了,每年的時候電纜廠都會往各個學校投資課本書目等費用,而且還有專門的監製部門來處理這件事情。

因為這裡是山區,所以教師很少,處於對這裡的一種支援,還有對這裡教師的一種尊敬,電纜廠還會對每位教師做出一定的額外經濟補償,當然這是一種手段,可是這種手段的運用卻是很光明正大的。

對於這裡每一位能上中學、高中和大學的孩子,電纜廠會解決全部的學雜費和生活費,基本上可以保證吃穿不愁,衣食無憂。

當然了整個電纜廠也會對山區的人民進行一些其他方面的幫助,這些人讀書很少,基本上都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對於外界缺乏認識和理解,一開始的時候對於外來的人群總是抱有一種敵意。

後來還是這位王鋒老師引線穿針,電纜廠招募了一些剩餘的勞動力,也引導他們認識外面的世界和生活,這個也是花費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才得到了這裡人民的信任和認知,不過這些人也是同樣的,他們打工第一次回來的時候,並沒有買什麼衣服、家電之類的任何的東西,而是買了很多的書本筆墨,幾乎是把所有掙到的錢財完全的投入到了教育之中。

趁著這個時間,沈浪他們三個人把車上的東西都給卸了下來,一邊卸東西時候王鋒一邊跟沈浪解釋的說道,這裡是沒有暑假的,冬天的假期卻幾乎要從十一月到來年二月份左右,因為這個方圓幾十裡的地方也就這麼一個小學,冬天的時候條件險惡,讓小孩子出來會有很多的危險。

而且原來的時候自己還要趁著這個時間出去打工,賺一點書本錢回來,現在好了,自己可以專心的備課教書,不在有其他的任何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