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釣離底定層,之前篇幅當中我也簡單的提到過一嘴。

這種釣法聽起來好像多玄妙,其實說透了,也沒多複雜。

離底定層,從字面意思就可以看個大概方向。

離底,說明釣的是餌料離底以上比較高的位置,定層,是說做釣的水深水層固定。

綜合起來概述,就是將餌料控制在一定的水層位置進行離底做釣。

鯽魚屬於中下層魚種,大部分情況是在離底到底部比較深的水層活動,但是魚群密度如果比較高,也會發生追餌到比較高位置的狀態。

這種魚情,距離魚追到水皮高位吃餌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魚層又比純釣底高不少。於是離底定層釣法就應運而生了。

在這場魚開釣之前,張揚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魚情預判,雖然當著猴子面開的是打浮用的餌料,但是水比明顯加的要多的多。

水比多也就罷了,張揚在上餌手法上,還進行了一定的針對性調整。

指尖掐鉤柄處魚餌的時候力道格外的大,確保加了輕麩的餌料也能比較穩的到達離底六七十公分左右的水層。

這種花招如果面對劉文軍這種老江湖,可能幾桿就被看穿了,很難起到預期作用。

但是面對小侯這種經驗不夠豐富的愣頭青,他根本就沒有發覺!

看到這可能有人又有疑問了。

倆人都是在高頻率拋竿做窩,就算小侯被騙了,也沒啥風險啊?窩子幹下去了,肉爛在鍋裡,會產生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有影響,而且影響非常大!

為啥這麼說呢,打浮講究的是高霧化,大頻率,正常操作的情況下,餌料入水就會迅速炸開,然後從水面一直往下,都會形成一個明顯的霧化帶。周圍有魚被餌料霧化的效果吸引,只要開口攝食自然會被吸引。

好處是範圍大,但也有明顯的短板。

同樣是那些餌料,範圍大了,自然餌料擴散的濃周圍度就小了!

張揚釣定層,窩子都控制在離底七八十公分的位置才大量脫落霧化,在這個水層之上的區域耗費的投餌量是很少的。.

這就造成了窩點裡的窩子相對比較集中,誘魚的魚層也會非常集中。

像隔壁小侯純打浮,前期全水層都有霧化,魚是很難控制到某個位置的。

高速搶食的生口魚情可能會有點優勢,但是面對短時間掉放過一場之後的第二場比賽,這種釣法跟實際魚情匹配上是有很大問題的。

張揚悶著頭,前面十五分鐘時間裡愣是一口都沒抓,一直壓著窩子裡的魚在經營做窩。

直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到了,張揚這才調整餌料,雙鉤拉兩顆拉餌,開始了正常的做釣拿魚。

為啥會選擇十五分鐘這個節點呢?老競技釣手,其實對這個時間點都有一定的感觸。

這話怎麼講?很簡單,以一個小時的正常單場比賽來說,開釣十五分鐘,就是中慢速魚情開始穩定下來持續上魚的時間節點。

十五分鐘之前,窩子裡的魚聚的不夠多,有口可能也不穩定。

十五分鐘之後呢,窩子魚情逐漸明朗,想要做什麼釣技釣法上的調整,也都收集到了相對比較全面的情報,有的放矢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釣法跟魚情,這個十五分鐘法則都有用,打浮就是個典型的例外。

對離底定層來說,十五分鐘聚魚已經初步經營起一定的窩子了,但是對打浮釣法呢?這點時間時間根本就不夠。

風險稍微高一點的打浮,許多釣手甚至拿出一半甚至三分之二的時間來聚魚,用另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時間來做釣。只要魚情匹配度高,依然可以爆冷出成績。

這就是張揚挖坑的高明之處了,十五分鐘節點上做出釣法調整,對張揚來說幾乎沒有任何釣法上的負面影響。

但是對旁邊的猴子來說,就是個進退兩難的難題了。

繼續?魚情不給類,堅持打浮死路一條。

放棄?前面的投窩量都被上層水域給稀釋擴散了,根本就沒做起底層的窩子。壯士斷腕的話,結果比打浮會好點,但是想要拿成績,基本也沒戲了。

一句話來概括張揚這一番騷操作,就是他利用對人性弱點的認識,加上對魚情的深刻理解,給猴子下了個套,一步步引導著對方做出錯誤的決定,失去拿成績的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