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不同的應對方案在張揚的腦海裡快速形成,然後又被他一個個pass。

直到一個念頭出現,被張揚篩選出來。

既然搓餌跟散炮都效果都不好,不知道麻團釣法有沒有效果!想到這張揚立刻動手調整起來。

所謂的麻團釣法,跟大家過節吃的那個麻團關係不大,而是一種釣後期或者滑魚的特殊釣法。

具體使用方法是將搓餌開制的時候適當的加入食用膠,開製出來的餌就會帶有一定的黏性。

這時候將開口料、小顆粒、酒米這類入水只有散落沒有霧化的顆粒沾在餌芯上拋進窩點當中就是廣義上的麻團釣法了!

這種用餌思路跟大霧化散炮進攻釣法相比,算得上另闢蹊徑。

既能避開高霧化對有了應激反應的魚產生的刺激,還能持續的散落餌料做窩聚魚。

同時,越是個頭大的魚,對這種不斷脫落的小顆粒,也越喜歡。

現在散炮跟常規搓餌都用了,效果不好,只能死馬當活馬醫試試麻團釣法了。

只見張揚從釣位上起身從釣箱裡取出一瓶開紅蟲用的蟲膠,隨後又將自己之前開制的搓餌重新打散撒上薄薄的一層,適量點水略作打揉,麻團餌的餌芯兒就調整好了。

經過打揉跟食用膠的新增,餌芯軟軟的,粘粘的,入水不管的話,說不定十幾二十分鐘都不會膨脹脫落。

準備好了餌芯,接下來是麻團外面裹的“蘸料”,開口料顆粒在麵包車上沒帶下來,所以張揚臨時用別的代替調整。

只見他再次將螺鯉二號取出來,用抄網頭當篩子,簡單的篩了下餌料。

細的粉末落在盆裡用不到,篩網上面的膨化顆粒,成了麻團釣法的蘸料,攏到一起倒進了食盒裡。

準備工作做好,接下來就是實戰應用了。

只見張揚左手在溼毛巾上捻了下,用指尖掐了一點餌芯搓成長條,一分為二切餌上鉤,隨後將兩顆搓好的餌芯放到了滿是膨化顆粒的蘸料當中一扒拉蓋起輕輕一按,麻團上餌就完成了。

餌芯本身就有黏性,沾了顆粒之後微微受力,結果就是整顆餌芯外面,猶如過節吃的麻團似的,沾了一層顆粒。

上餌完成,張揚小臂帶動手腕輕輕一抖,把釣組準確的拋到了窩點當中,浮漂翻身之後輕輕一抖杆把壓下水線,就完成了一杆新的拋投。

如果此刻水下有視野,可以看到兩顆裹滿了膨化餌料的餌團入水之後表面顆粒很快開始脫落,等兩顆餌到底之後,餌芯上的蘸料脫落大半,在水底留下一些顆粒散落的印記。

跟散炮餌強攻異曲同工的一點,麻團釣法也是一種誘釣結合的方法。

這些脫落下來的顆粒入水散落的過程,也會起到一定的誘魚效果,同時,還沒有明顯的霧化,針對性十足。

調整好了麻團釣法,張揚耐著性子又一連抽了二十多杆,

就在他快要失望的時候,窩點裡總算有了一點動靜。雙餌落點附近的遠處,突然浮起幾個大號的魚泡,。

留神注意到這個細節,張揚心頭一動,立馬將鉛皮座上推到了漂座下方,直接釣起了大飛鉛。

有魚在窩子外面的遠點晃悠就說明麻團釣法起效果了,今天這種魚情經營窩子打連桿基本是不可能了,有魚先想辦法搞一條上來再說。

經過調整,下一杆再次拋到了剛才冒泡的位置附近,浮漂入水迅速翻身,隨後開始漫長的行程到位時間。

就在浮漂距離到位還有至少三十公分水深的位置,

突然就看到浮漂噗!噗!

連續兩個有力的下頓介面,吃餌了!

張揚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浮漂跟窩點呢,見到浮漂的動作立刻提竿刺魚。

杆頭一沉,打中了!

這條魚的力量還不小,刺魚完成之後就悶頭往左側扎,

張揚俯下身抓著杆把僵持了大概兩三秒,這才將魚頭牽回來,左手順勢搭上杆把節輔助發力平穩的將釣竿弓起,這條魚基本穩了。

跟鯉魚中魚之後的沉穩有所不同,這條魚還沒出水,已經表現出了不一樣的掙扎姿態,

遊動的速度更快,但是力量沒大多少,幾個回合之後就沒了衝勁兒,很快張揚就利用杆子腰力把魚頂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