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清酒的度數通常不高,喝起來如同摻了水的白酒。口感比度數大致相同的紹興黃酒差遠了。

湯姆只喝了一口就直接丟到一邊。

不過喬治毫不在意,反而嘲笑:“看看你的酒館裡賣的都是什麼?自己都喝不下去吧?”

這個時代西方人更喜歡烈酒。

無論是朗姆酒,威士忌,還是白蘭地,杜松子酒還是伏特加,都是烈酒。而度數不高的啤酒,葡萄酒,香檳酒,重點講究口感。這清酒度數不高,口感更差,喬治嗤之以鼻是很正常的。

湯姆無奈道:“這幫會計說,船不走空,這酒還算便宜,所以帶了一些回來。看樣子賣不出價了,回頭我就扣他們獎金。”

喬治:“我們的銀礦產量已經上來了,你的會計們對此有沒有什麼建議?”

湯姆奇道:“你手下會計也不少吧?”

喬治無奈道:“他們互相意見不統一,整天吵吵,煩的很。”

湯姆:“你知道,銀這種東西,看似貴重,然而這一百年來,世界各地尤其是美洲銀礦數量大幅度增加,現在美國因為金銀雙本位,黃金對白銀的兌換固定在1:15左右,但歐洲的整體趨勢是黃金能兌換的白銀在逐年增加。如果不是中國吸走了太多的白銀,早就崩了。我看過一個報告,按照這個趨勢最多50年後黃金兌白銀可能會達到1:35。”

美國從1821年一直到1861年南北戰爭爆發之前,白銀的價格一直都是1.2921.293美元/盎司,而黃金的價格1834年後升值至20.67美元/盎司。這不是什麼市場價格,純粹是官方牌價。

喬治:“……有什麼依據麼?”

湯姆:“我的會計們建立了一個世界各地物價匯總,每年更新一次,作為遠洋貿易的參考。仔細看看就能發現,墨西哥鷹洋的購買力在下降,或者說,所有的銀幣購買力都在下降。”

在資訊不暢的時代,收集各地物價是最容易發財的一種法門。范蠡就是這麼幹的,很多中國人都知道這位的故事。

喬治眼珠一轉:“我把手上的白銀跟你換成黃金如何?”

湯姆愣了下,氣憤道:“岳父大人,您太無恥了。居然立刻就打我的主意?”

喬治沒臉沒皮道:“把黃金留在開拓團比較好,花錢只花白銀。就像那些紙幣一樣,難道不是賺了?”

湯姆眼珠一轉:“有道理,不過兌換比例得讓半成,不然我有點虧。我把黃金留著坐等升值不好麼?”

喬治氣結:“斤斤計較的小子,你的1:35得等50年。”

匯率這種東西,其實是紙幣的產物。19世紀前,國家與國家間貿易,都是用真金白銀結算,只有成色問題。

匯率的本質是國家層面的詐騙活動,跟銀行如出一轍。所以,為了避免被騙,南北戰爭前,各州是互相不承認紙幣的。世界各國更是如此,19世紀後期,連白銀都不要了,只用黃金結算。

而資本主義早期,用紙幣掠奪財富是翻身的資本家們的必然選擇。法國大革命後,紙幣瘋狂氾濫,法國人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1890年,一袋麵粉2法郎,1895年就飆升到了225法郎,而普通人的收入漲幅遠遠跟不上物價,絕大多數法國人被搞的一貧如洗。

資產階級“革命黨”還內部分裂,互相迫害殺戮,有7萬人就這麼被互相處死了。說整個法國元氣大傷,即將崩潰並不誇張。

所以是拿破崙開歷史倒車麼?這車明明就是擁有印刷機的資本家們開的。在資本天然的驅動力作用下~無恥才是資本管理者們必然的表現。

拿破崙重振法國,逼迫整個西方一次又一次的搞反法同盟,這才是強者的待遇,最高勳章。

直到今天也無人敢說他不是法國英雄,沒有拿破崙,法國還能不能存在可能都要打個問號。

湯姆再不懂經濟,也知道這紙幣不能濫發。在後世,這是人人皆知的常識。

所以,喬治想多發點紙幣,卻又顧忌湯姆。或者說是顧忌湯姆嘴裡說的~失去信用,喪失人心。所以,到處摟黃金白銀作為紙幣的發行依據的就成了他的主要工作內容。

因為他發現,銀行實在太賺錢了。開拓團如今有近20萬戶,這就是1000萬美元的流通。想要增加紙幣發行量,按照他自己制定的原則,除了增加人口,就只能先增加金銀儲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