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只掛了兩節車廂。用現代的話說,應該叫做專列。至於隨便就停在鐵軌上,在這個時代,屬於正常現象。

這個位置再向東十幾公里就是是堪薩斯與開拓團的交界處。湯姆的農業方面的試驗田都設定在這裡。原因有四個。一,這裡有密西西比河流域的那種黑土,非常肥沃。二,這裡降雨量比較正常,有代表性。三,開拓團邊緣地帶通常人煙稀少,算是合理利用土地。四,沿鐵路佈置試驗農田,既方便運輸,也是一種廣告行為。

不過他錯了,湯姆原本認為,沒人多少人會選擇在“交界處”安家。然而鐵路一完工,這裡就出現了一個新建的村莊。有不少中國人和愛爾蘭人特意選擇在這裡安家落戶。他們都曾經是是堪薩斯鐵路的築路工,瞭解情況。都是衝著這肥的流油的土地來的。

當初湯姆的分派其實不是這樣的,他特意把中國人聚集在一起沿鐵路安置,多數也是黑土地。可惜有的人就是喜歡亂跑,把開拓團的安全安逸當作美國普遍現象,把在中國的生活經驗搬到美國,只想著搶佔好地好水。渾然不覺這時的美國,殺人越貨是常有的事。

猜猜看,什麼樣的社會環境才能形成守望相助的傳統?

越靠近堪薩斯,治安越差。

神仙難救作死的鬼,溫室只會養出聖母白痴。湯姆也懶得管。只有吃了血虧的的人,才能正確認識世界。阻止只會召來憤恨。何必呢?

一個牛仔帽麻利的爬上電線杆接電線。車廂裡有人準備發報,好通知鐵路排程部門,他們將要返回丹佛了。

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老大要回去了,閒雜人等……不,閒雜火車讓開。

這時的鐵路線都是單線,只有火車站會有一段雙線或者更多的並列鐵道線,用來會車避讓停靠排程。而火車上的電報機只有在停車時,把電線接上才能工作。沒有無線電報的時代,非常麻煩。

對於喬治的看法,湯姆承認,非常有道理。不過他無所謂,歷史證明,美國終將進入大農場時代。目前只是時機不對。不過他不會停止實驗。這種暫時沒條件普及的東西,他已經有不少,就當技術儲備了。

他看重的,是蒸汽拖拉機。所以才拖著喬治來看實驗。但是顯然,沒人意識到這玩意的潛力。

把蒸汽坦克投入南北戰爭?是不是太喪心病狂了?可靠性也堪憂,運轉7天不出問題?湯姆其實是不太相信的,所以他一句沒提軍事用途。暫時它就是農業機械吧。再說,火炮和機槍他還沒搞定呢。

歷史上,這種機械化農業的普及是緩慢的。如果速度極快,芝加哥那個農機公司,在19世紀中期應該就是10億美元級別銷售額的公司。顯然,這並沒有發生。實際上,歷史上美國的第一個億萬富翁,得等到19世紀後期。

去年的時候,年輕的洛克菲勒還在倒騰糧食,限於資金,他只能玩代購。代誰購?就是湯姆。在俄亥俄收糧,然後透過伊利湖和紐約運河運往克魯格工業集團在紐約的倉庫,掙點辛苦錢。他現在就是小蝦米,湯姆對他一無所知,但洛克菲勒對小克魯格已經如雷貫耳。

不過他並不是小克魯格的僱員,他已經有一個公司了。即使就幾個人,它也是公司。湯姆的經理們並不傻,糧食收購,只在收穫季節忙碌,其他時間難道閒著?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外包,這樣成本會更低些。

然而,洛克菲勒並不是這個公司的大股東,後來還被排擠。南北戰爭爆發前,他收到訊息,於是囤積了一大堆糧食,食鹽,火腿,棉花,煤炭等物資。戰爭結束後,他有了10萬美元身家。

由此可見,這訊息非常早。早到讓他有足夠的時間去囤積這些東西。從側面證明,北方發動戰爭蓄謀已久。連他這種當時還是個邊緣人物的人都能知道。半公開的。

現代人的歷史知識證明,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這句話是正確的。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喬治和湯姆上車後,耐心的等待火車開動。湯姆摸出銀質煙盒準備抽一根,喬治卻在酒櫃找酒。

然後他就看見一個小罈子。

喬治:“這是什麼?”

湯姆轉頭一看,笑道:“中國米酒,一箇中國村長帶給我的禮物?”

喬治不高興了:“是麼!我怎麼沒有收到過這種禮物??”

湯姆大笑,眼神有些意味深長:“這個我還真知道,因為他沒辦法進你的家門。你的警衛把他趕走了。所以原本打算給你的那份,現在都是我的了。”

喬治:“……”

“是中國村長派來的使者?”

湯姆起身取出兩個最大的酒杯:“不,是村長本人。”

喬治的臉頓時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