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培安表情呆滯,臉色變幻五彩繽紛。這不是認可了湯姆的觀點,而是驚奇、嫉妒、慚愧、讚歎、欽佩、疑惑等等情緒一齊湧上心頭,然後在臉上綻放。

這真的是小洋鬼子的寫的?他甚至在腦海裡搜來找去,試圖找到那個“真正的作者”。

他當然想不起來。於是道:“別的不論,東家這詩倒是極好。”

湯姆想要從思想上改造這些來美國定居的中國人,當然不想最後還被中國人排斥。一個崇拜中國的,進而學習中國文化的,還極具造詣的~洋鬼子,無疑會大大降低被接納的難度。

這邊劉培安下意識的看了眼那成排的書架,這才學了幾年?

湯姆見劉培安還算冷靜,沒有竭斯底裡一味反駁。點了點頭。畢竟是一個從小家境優渥,受過良好教育,最後還放棄科舉的人。這種人當然不會是那種腐儒。最初他想要吸引湯姆的注意力時,湯姆就知道這人可用。那種無欲則剛死要面子又臭又硬的人,湯姆懶得做無用功。

“對於中國人來說,我是一個洋人。我看問題的方法和你們也是不同的。”

劉培安拱手一禮:“東家請講。”

“你知道我名下工廠眾多,參股的企業更多。我還特意帶你參觀過兵工廠。不過你可知道,我的工廠秘密很多,那個連襟我都沒讓他進去過,用被我淘汰了的一個產品打發了他?”

這事劉培安當然不知道,不禁睜大了眼。這洋鬼子居然對他如此看重?轉念一想,內定他當“縣令”,掏錢請他遊歷歐洲,可謂待之甚厚了。

想到這裡,劉培安剛才的那點不快立刻拋之腦後,又是一禮:“是我愚蠢了。”

這時的劉培安,不知不覺中已經不敢以中文老師自居,他還沒察覺到而已。

人靠衣裝,劉培安看上去一表人才,這些禮節做的賞心悅目。可惜這傢伙連個秀才都考不上。

湯姆抽了口煙:“你不奇怪麼?中國漢代就掌握了鋼鐵冶煉,全世界獨一份。據我所知,以前北歐的維京海盜用的就是東方貿易來的鋼鐵。而這些海盜,就是盎克魯撒克遜人的前身。這些年對中國的戰爭,就是他們乾的。所以,是中國幫助他們發展壯大了。”

這種事情劉培安聞所未聞,就算現代人也知之甚少。

他驚愕道:“……相隔萬里,這鐵器是如何到昂……這……些人手中的?”

湯姆笑了笑:“中國其實是先養肥了阿拉伯商人,他們只要倒賣中國商品,就能大發橫財。為了財富,中國催生出了***教。憑藉宗教的凝聚力去爭奪貿易路線主導權,最後催生出一個疆域廣闊的阿拉伯帝國,導致拜占庭和波斯帝國的滅亡。”

劉培安今天錯愕的次數太多,已經麻木了。

湯姆譏諷道:“你大概只知道絲綢之路這名稱吧?”

劉培安:“……”

“阿拉伯人強盛時,歐洲如同鵪鶉。***教的勢力甚至控制著西班牙,希臘等地區。宗教衝突又引發十字軍東征。16世紀開始,為了尋找中國,歐洲人進入大航海時代。想找到通往東方的航路,意圖直接貿易,好撇開兩頭賺差價的阿拉伯人。後來你知道了,發現了新大陸,這才有了美國的出現。”

劉培安:“……”

他忍不住問道:“阿拉伯帝國是不是大食?”這個他看雜書時,有點印象。

湯姆很有耐心:“不知道,這個帝國也沒多少年。據說後來阿拉伯人跟唐朝在西域打過幾場,中國人輸了。安史之亂後,貿易量急劇萎縮,於是滅亡了。”

劉培安:“!”

湯姆不太能分清阿拉伯和阿巴斯,很多資料分散而矛盾,除中國外,世界各地連個史書都沒有。他不是不看書,而是不再看新書。嶄新的、“現代”出版的的書基本放棄了。實際上,他最近經常看羊皮卷。

“……唐朝輸了?”

湯姆聳聳肩:“唐軍兩萬上下,阿拉伯人大約二三十萬,輸了很正常。”

劉培安奇道:“如此懸殊?……阿拉伯人為何不繼續進攻唐朝?”

湯姆:“他們不敢。據說死了好幾萬,唐軍跑了好幾千。再說,他們還想做生意呢。”

湯姆指了指劉培安:“別扯那麼遠。一個超級大國,文明燈塔。無心的一舉一動就能攪動世界風雲,決定無數人的富貴與生死,決定無數國家民族的興衰與滅亡,而你這個讀四書五經的中國人,卻什麼都不知道?”

湯姆掐滅菸頭。

“現在,你告訴我,你那個儒家,有什麼用?是好東西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