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鎖定(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於馬克來說沒有辦法著手調查的事,對於一幫擁有著極高資訊科技的修士而言卻不難。
在這個已然進入網路時代上百年,可以說一切都與之密切關聯的世界,存在即有痕跡。
而要是沒有那就更有意思了。
可惜的是沒有出現這種情況。
在眾修士的天機演算之下,關於孤兒院的一切資訊很快便從資料海洋之中被挖掘了出來。
只是眾人並沒有在其中查詢到任何與馬克有關的資料,甚至沒有在孤兒院的收錄領養名單之中找到馬克的記載,彷彿根本就沒有這個人。
是資訊被修改過了嗎?
當然也有可能是記憶有問題,被修改的是馬克的記憶。
先假設修改的是記憶,具有動機以及如此行動可能的只有無福。
剛好就結合之前的猜測,一切都是他的算計,精心調製。
要是如此那麼便代表著此時的調查方向應該轉向。
而如果假設是第一種可能,被修改的是孤兒院的資訊記錄,那麼是誰將記錄修改的?
肯定不可能是不小心造成這種狀況,那樣不會如此乾淨,必然是主動。
而有如此動機的首先是養父母,是養父母修改身份的時候,順便將這裡也刪除了嗎?
一念想到,然後立刻便將之否決,養父母修改身份的緣由是擔心馬克的心理,刪除孤兒院的記錄完全是多此一舉,不會對目的有任何幫助。
而除了養父母外,更有動機修改孤兒院記錄的便就只剩下那位可能將馬克寄放在孤兒院的血緣親人,那個眾人所尋找的那個實驗室研究人員。
因為上帝武裝的緣故,他需要斬斷馬克與自身的聯絡免得出現麻煩。
如果以此為假設的話,其對於聯絡另一端的馬克同樣有著防止其重新查詢建立聯絡的需求。
養父母此前對於馬克身份的隱瞞行為便能夠得到更好的解釋。
那更像是一種配合,以此而達成徹底斬斷馬克與孤兒院的聯絡的目的。
這樣在整個設想中還要更加的符合邏輯。
並不是說便懷疑馬克已經死亡的養父母是有問題的,只是對於普通人進行這種不違反根本原則,順其自然的影響是很簡單的,只要植入一個小孩子心靈敏感的念頭就好了。
那位修士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如此一切都能夠更合理的解釋。
想要驗證這一切是否正確,同時對這位已然現出蹤跡的目標進行調查確定,便需要對照實驗室人員資訊的具體情報,對孤兒院的具體資訊進行進一步的調查驗證。
這一步必需要以眾人中對於實驗室情報有著相對了解的人為主。
就見那位在網咖論道之地化身為一個老叟的修士,這時以一個高冷仙女的姿態,聲音好似清泉。
“根據無福當時給出的資訊,與馬克有所關係的是一位實驗室的核心研究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