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虞慶則外放京兆郡的訊息傳開,不少人心中嘀咕,虞慶則這個三十來歲的人能治理好京兆郡麼?

腹誹歸腹誹,還沒人敢質疑。因為在他之前,早些時候追隨昭王的幾個年輕人現在都是一方郡守,不少人眼光毒辣的老臣一眼就看出來,昭王這是在給虞慶則發展的機會啊。

可以想見,將來等他歷練成熟,在京兆郡做出一番政績之後,一旦回朝必將進入中樞。

虞慶則等人的機遇,那是羨慕不來的,誰讓他們乃是第一批追隨昭王的從龍之臣呢。

不過,隨著虞慶則的外放,內史侍郎這個職位可是空了出來,不少人都對其極為眼紅。只要能拿下這個職位,將來少不了一番作為。

相比較內史侍郎這個職位,戶部和吏部的兩位尚書職位到現在還是空缺的,雖然大部分人之前都以為昭王讓鄭善願和王鴻‘代理’尚書之職是為了讓他們官復原職做準備,可問題是虞世南和溫大雅可是被提拔了上來。

這就不得不讓人多想了,萬一昭王是在準備推虞世南和溫大雅上去呢?

這倆人背後都不簡單,虞世南資歷老,且和昭王關係匪淺。溫大雅是河北系官員,背後有人。

可話又說回來,後宮納妃一事,同樣由裴矩、王鴻、鄭善願三人協理去辦,這明擺著的送功勞......

總得而言,現在沒人能摸清楚昭王到底在想些什麼。

王鴻和鄭善願也不明白!

大朝重開之後,御史臺早就開始催促昭王重新任命兩部尚書之職,可到了最後,總是吵得不歡而散。

各方都有自己的考量,都不願意對方的人上位。

這就陷入了僵局,王鴻和鄭善願遭到打擊還沒緩過氣,朝中能替他們出頭的馬仔不多,相反的,河北系以及關中系、江南系聯手抵制他們。

關中系目前主要還是韋施筧,江南系自然是虞世南。

因為六相未定,姜承梟在某次大朝上直接取消了天閣制度。相應的,從此小朝改成了紫微殿儀政,‘宰相’徹底消失。

紫微殿儀政的人選也發生了變化,不再固定是六位尚書,只有收到召見的官員才能去紫微殿。

看似好像沒有了宰相,實際上這段時間官員們也發現了某種規則,能進入的紫微殿的,還是鄭善願等人,再次就是虞世南、溫大雅等侍郎,普通的官員只能眼巴巴看著。

三月,北晉朝堂趨向於穩定,姜承梟在過去的這段日子開啟工作狂人模式,沒天沒夜的處理政務,整肅朝堂,下至地方,上至中樞,他幾乎無事不問。

在這樣的治理下,幷州系基本上在朝堂和地方上被打得七七八八,不復往日的興盛,取而代之的則是其他系開始嶄露頭角。

同時,積壓的政務,民治,姜承梟也是深入了一番勘察治理。

王鴻等人惴惴不安的等著昭王的處理,相應的河北系官員則跳的歡脫,溫大雅有著河北系官員支援,在戶部大展拳腳。御史臺那邊在盧懷慎的帶領下專門盯著王鴻等人。

“有的人這是覺得自己贏定了啊。”姜承梟看著御史臺送上來的一摞高高的奏摺,不由得冷哼一聲。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沒有皇帝喜歡御史了,這些傢伙就像聞著腥味的貓一樣,不要命的死盯著一件事情。

沒有眼力見!

這其中,他親自提拔的上官狄更是打了雞血一樣,引進據典的攻擊王鴻和鄭善願,希望昭王能夠罷免了他們。

垂拱殿中,姜承梟放了下硃筆,懶得去看一眼那些御史奏摺。他不看也知道里面說了什麼,無非就是催促他趕快確立尚書人選。

便在這時,麥從德捧著畫冊走了進來。

“啟稟王上,王后讓奴婢將入選的良家子畫冊送來交給王上。”

“拿過來吧。”姜承梟揉了揉眉心,納妃的事情已經進入了二選,接下來,只要他看中了畫冊上的良家子,留下畫冊,就算是進入了三選。

麥從德小心翼翼的將二十多卷畫冊放在案几上。

不用看姜承梟也知道里面的良家子要麼是世家,要麼是官宦家庭出身的。

拿起一卷畫冊開啟,上面一名女子畫像映入眼簾。女子斜倚假山,面帶笑容。

畫的還是挺傳神的,只是姜承梟很清楚,畫像和實際人物是兩個概念。他聽說二選以來,太原城中的畫師倒是多了不少,想來各家各戶為了能塞女兒入宮也是費了一番心思。

粗略看了幾卷畫冊,他只選了其中兩三卷放在左手邊,剩下的則放在右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