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藥師此番只帶來了兩萬人馬,原本五萬大軍,一萬駐守在大散關,一萬駐守在蕭關,剩下的一萬在關中各地追殺那些李源的潰兵。

此次過來,李藥師帶來了從隴西那邊俘虜的反賊家眷,其中投誠的關中貴族家眷自然是秋毫無犯,全部讓其認領了回去。沒有投誠的家眷,男子盡數斬首或是充軍發配,女子則沒入宮廷亦或教坊司。

還有就是,李源父子四人的屍首。

李濟世為了給父親爭取逃亡的機會,戰死在賀甫伯手中。李源父子三人戰死在大散關之下,麾下士卒亦是如此。

讓姜承梟稍微意外的是,李源的三子李元鼎居然屍首分離,身上有著諸多的傷口,至死也是雙目圓瞪。

“此人異常兇猛,龍驤將軍一時也拿他不下,好在秦將軍斬殺了李安民和李源之後前來相助,這才將此獠斬殺。”李藥師說道。

校場上,姜承梟看著李元鼎的屍體,旋即抬目向謝映景看過去,後者紅了紅臉,低頭不語。

“沒想到還有人能和孤的龍驤將軍打得不分勝負,想來也不是個俗人。”

謝映景抿了抿嘴,抱拳道:“末將知錯。”

“你有何錯?”

“末將見獵心奇,一味與其纏鬥,不分場合,讓我軍士卒損失慘重。”

姜承梟笑了笑,擺擺手,“無妨。”

頓了頓,姜承梟又道:“秦玉京將軍和王伯駒將軍呢?”

“末將在!”一名黃臉大漢,揹負雙鐧,走出列,低頭抱拳。

這時,李藥師在旁解釋道:“王伯駒將軍暫不在大營,末將派他去掃蕩李源餘孽,估摸著還要幾天功夫才能回來。”

姜承梟頷首,看向秦玉京。

幾年前他曾遠遠見過這位聲名遠播的秦玉京,那時候是神舉向自己推薦的。

不過礙於身份和時機,他便沒有與其見面。後來天下大亂,神舉在來信中告訴他,秦玉京不願投降反賊,攜家人離開了青州,這讓他感到高興。

“秦將軍,抬起頭來說話。”

“是!”秦玉京緩緩抬起頭,目視姜承梟。

昭王給他的感覺很年輕,太年輕了。他身材欣長卻顯得消瘦單薄,面容十分俊毅,雙眸沉靜如水。他只是負手立在那裡,秦玉京卻感到了絲絲壓力。

“當年,孤在朝中之時,便聽聞齊郡郡守張素虢麾下有兩員猛將,一是孝勇無雙秦玉京,二是白衣神箭王伯駒。今日一見,將軍正氣蓬髮,果是不俗。”

秦玉京心裡稍稍驚訝昭王居然知道他的過去,沉著道:“多謝王上讚賞。”

姜承梟正色道:“孤從不妄言,秦將軍當年秉公直忠,力抗反賊,雖結果不如人意,但是將軍一心為晉室之忠,孤看在眼裡。此番將軍拿下大散關,功不可沒,待回到太原,孤必定重賞。”

“末將謝王上厚恩。”頓了頓,秦玉京解釋道:“拿下大散關的命令是大將軍的決定,末將只是執行,不敢恬居首功,望王上明鑑。”

“好啊,勝不驕,這才是良將!”姜承梟讚賞一聲,旋即道:“孤現在提拔你為宣威將軍!”

秦玉京因為在新軍之中表現突出,朝廷任命其從六品振威校尉。之後在與突厥一戰中獲有戰功,與王伯駒一起被李藥師提拔為從五品車騎將軍。

現在,姜承梟又將他提拔為從四品宣威將軍,可以說他一路走來都是跳級升職的,一眾將領無不羨慕。

不過他們也沒有不服的,秦玉京確實武藝高強,而且為人隨和,軍中上下都能與其相處。

當然,軍中能說話的只有‘拳頭’和‘戰功’,秦玉京二者皆有,眾人自然服氣。

“謝王上,末將定不辜負王上栽培!”

姜承梟點了點頭,旋即邁步走向最後一具屍體。

那是李安民的。

李藥師掀開白布,李安民死狀慘烈,滿臉刀傷,身上插滿了箭矢,雙目亦是不幹的睜的老大。

再見故人,姜承梟面無表情,內心也絲毫沒有波動。

儘管他曾經將李源這一支關中反賊視為大敵,在聽聞李安民冒險襲擊長安之後感到震驚,但是他此刻依舊風輕雲淡。

成王敗寇!

李安民是個有才幹的,但是他先天不足,終是被扼殺在了搖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