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七月,北晉圍城第五日。

晉軍大營。

賀甫伯立在姜承梟身後,躬身道:“王上,武關、潼關皆被拿下。”

姜承梟點了點頭,目光轉而放在身前的‘關中沙盤’上,伸手拿起兩支小旗子,一支插在‘潼關’上,一支插在‘武關’上。在長安城的周圍,已全部都是姜承梟的兵馬。

賀甫伯能拿下潼關和武關並不值得意外,魏國已經打光了士卒,這兩處關隘的守軍本就不多,稍微動點腦子也能拿下,更何況又不是從外面強攻這兩處關隘。

“王上,現在我們分兵防守潼關、蒲津關、武關,大營還剩下三萬兵馬在這邊,想要攻克長安怕是不容易。”賀甫伯擔憂道。

“孤知道。”

姜承梟目光從京兆郡移開,落在扶風郡上。在那裡,‘大散關’已經插上了‘晉’字旗幟,蕭關亦然。

賀甫伯有些著急,他不明白王上為什麼無動於衷。以他們現在的兵力攻打長安,成功率其實並不高。

姜承梟沒打算攻城,他的基調就是‘圍而不攻’,換句話說,他在等李源突圍。

根據他的猜測,李源的糧草應該堅持不了多久,或許就在這兩天他就會突圍了。

便在此時,南霽雲走了進來。

“王上,李源的使者來了。”

“嗯?”姜承梟皺眉,“此番來的是誰?”

李源這什麼意思,他都將長孫無極扣下了,怎麼還派人過來,賊心不死?

“獨孤羅。”南霽雲回道。

“只他一人?”

“是的。”

這倒是有意思了。

獨孤羅與姜承梟此前並不熟悉,甚至可以用‘陌生’二字形容。如果說之前李源派遣長孫無極過來是打著拖延時間的算盤,那麼此次獨孤羅過來就很值得玩味了。

獨孤羅時年四十餘歲,先帝朝時曾在外地為官,後來獨孤家決定支援李源造反,他也就順勢辭了職位回到族中幫助獨孤整聯絡遊走。

本來姜承梟沒有打算直接接見獨孤羅,但是獨孤羅卻表示一定要和昭王談判,這就讓姜承梟很感興趣了,難不成獨孤羅自認為有什麼籌碼可以說服自己放過李源?

“獨孤大人面生的很啊。”姜承梟端起茶盞,打量了一番獨孤羅。

獨孤羅欠身道:“在下久不在長安,是故如此。”

“唔,獨孤大人若是來此勸孤退兵大可不必,孤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反賊。”

獨孤羅饒有深意的道:“有些人並不想造反,奈何李源勢大,不得不從,昭王殿下是否願意給這些人改過的機會呢?”

手掌輕輕摩擦著茶盞,獨孤羅心提了起來,他知道昭王一定明白他話中的意思。

姜承梟翻了翻眼皮,這話說的,簡直和‘我有一個朋友’這樣的語句一樣。

“人無完人,有錯得改。”姜承梟放下茶盞,面無表情道。

姜承梟確實明白獨孤羅潛意思是什麼,他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讓這個談話繼續下去,他要看看獨孤家的誠意。

獨孤羅心中稍稍鬆了口氣,旋即頷首道:“獨孤家在關中有萬頃良田,願奉九成與殿下,望殿下饒恕獨孤家之罪。”

這個時候也沒必要打機鋒了,他知道昭王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很乾脆的道明瞭來意。再者,他拿出的條件自認為很有城意。

對獨孤家投誠,姜承梟只有一點點意外,看樣子獨孤家也覺得李源沒救了。

這一點點意外指的是獨孤家在李源還沒有輸的時候就暗中聯絡他準備改換門庭,不過這也符合這些世家的做派。否則等他兵進長安,到時候獨孤家的一切都將化作泡影。

“這是誰的意思?”

“家主。”獨孤羅補充道:“事成之後,家主願意跟隨殿下前往太原養老。”

嘖,獨孤家這是拿出血本和巨大的城意來投降的。

姜承梟啞然,不得不佩服獨孤整這個老狐狸很聰明。他很清楚自己對他抱有殺心,所以他將自己放在弱勢的地位,同時拿出滿滿的城意。

“金銀可留,但是田地必須全部交出來。”姜承梟道。

獨孤羅略微遲疑,旋即便點頭答應。來的時候獨孤整告訴他,哪怕姜承梟要獨孤家全部的資產也可以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