汧源是扶風郡在西北的最後一座小縣城,在決定實行李安民的計策之後,李源暗中讓人將其加固了一番,勉強能抵擋大軍進攻。

魏植率領十二萬大軍駐紮在城下,日日攻城勸降,李源憑藉手中七萬大軍勉強堅守。

他現在已經沒了別的想法,堅守一日就能給兩個兒子爭取多了一點時間。

魏軍攻城的第五天,他損失了一萬多人守住了汧源。獨孤整等人對他傷透了心,多次斥責他不該採納李安民的計策,導致他們幾乎陷入了絕境。

對此,李源壓力驟增,只能寄希望兩個兒子不要讓他失望。

在第六日,他驚喜的發現魏軍撤軍了,不是一點一點的撤軍,而是全軍快速後撤,十分的匆忙,甚至丟下了大量的營帳器械。

他知道,二兒子他們一定是得手了,燒燬了魏軍的後勤糧草,否則他們不會如此匆忙的撤軍。

所以,他當即下令追殺魏軍。

魏植確實收到了訊息,不僅是雍縣被李濟世攻下的訊息,還有郿縣被李安民攻打的訊息!

論重要程度而言,郿縣才是第一,三十萬石糧食,那可是他魏軍全部的糧草,若是被李安民一把火燒了,十幾萬大軍可就完了!

魏弘留下三萬人馬斷後,親率七萬大軍火速趕往郿縣。

在雍縣他遇到了李濟世率領的五千人馬截殺,他不敢戀戰,一面派人抵擋李濟世,一面率軍火速趕往郿縣,等他抵達郿縣的時候,只看見了被燒的乾乾淨淨的糧草。

“天亡我也!”

魏植吐血不止,當場昏了過去。

他萬萬沒想到李源居然敢如此殊死一搏,以自身為誘餌,留下兩個兒子當作誘餌來襲擊他的糧草輜重。

他太大意了,不該冒進追殺李源,應該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慢慢蠶食扶風郡,將李源趕出關中才對。

大意了!

當他在榻上醒來的時候,看見一圈的將領圍著他。他羞愧的對宇文禪師說道:“悔不聽禪師所勸啊。”

宇文禪師低聲道:“大司馬,事已至此,我們應當立即撤回京兆郡。”

魏植看的比宇文禪師還遠,他深知,此番大敗,李源絕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必定會捲土重來,強攻京兆郡。

換而言之,魏國危矣!

與此同時,經過一天一夜奔襲的李安民已經率軍抵達了長安城下!

正如他猜想的那樣,魏國傾盡全國之力進攻扶風郡,此刻京兆郡極度空虛,各地雖有守軍,但是並未趕回來,更不知道他李安民敢以五千人馬襲擊長安。

‘李’字大纛在勁風吹鼓下獵獵作響。李安民讓大軍休整三個時辰,旋即發兵強攻長安!

此刻,長安守軍僅有三千!

為了打敗李源,魏弘不僅從各地抽調守軍,長安的大軍也全部派往的前線。

幾個月前武功縣一帶打得昏天黑地,堆屍如山。魏國的短暫勝利,硬是依靠人頭堆砌出來的,面對突然出現的李安民,整個長安陷入了極度的恐慌之中。

理由很多,有人說大司馬在前線戰敗,李源要反攻了。有人說李安民在虛張聲勢,出奇兵進攻長安,希望魏國撤軍。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可是,李安民的進攻卻是真的,長安城爆發了慘烈的守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