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郡、武功縣一帶,李源陳兵二十餘萬,魏國在先前失去了武功縣之後,陸陸續續調兵雲集了二十五萬之巨。

雙方會戰的地點位於渭河平原,這裡沒有什麼地形優勢可說,勝負全在雙方將帥調兵遣將的運籌之間。

這也是為什麼李源和魏弘都不願意得罪北晉的根本原因。

因為此次雙方的大規模會戰,只能靠人打,硬打!

不存在什麼依據地形優勢堅守或者強攻,優勢雙方都有,劣勢雙方也都有,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能決定勝負的只有雙方計程車卒!

後勤輜重方面更不用說,李源以扶風郡為據點,魏弘以京兆郡為據點,糧草充沛,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調派到前線。

正是因為如此,雙方需要絕對安穩的外部環境,給他們提供決戰的時間。

自從北晉十萬大軍征討洛陽之後,李源和魏弘在邊境一帶迅速火併,每日會戰士卒人數高達數萬,最多的時候雙方匯聚了將近十萬人馬廝殺。

李源兵分兩路,一路由李濟世和李安民率軍十萬攻打武功縣,一路由李源率軍十二萬攻打上宜。

目前,武功縣已經被李安民率軍拿下,李源在上宜遭到魏國大司馬魏植的狙擊,未能攻克上宜。

得知訊息之後,李濟世率軍三萬援助李源,對壘魏植。

由於武功縣丟失,魏弘大發雷霆,魏國駐守各地的駐軍紛紛抽出兵力匯聚武功縣周邊。

隨著此消彼長,魏國在武功縣一帶取得勝利,再次奪回武功縣,甚至逼退李安民,進一步殺入扶風郡郿縣。

李源和李濟世當即放棄圍攻上宜,率軍回援扶風郡郿縣。

郿縣南十里的地方就是安仁宮,這裡也是李源的行軍大營,由於魏軍反攻扶風郡,目前他們的兵力都在前線對峙。

雙方目前呈現僵持態勢,撕殺了數月,除了不斷減少士卒,沒有辦法獲取更多。他們都明白這是決定生死的一戰,是故誰也沒有退讓,拿出了全部力量攻打對方。

殿內的氣氛十分凝重,李源位居上首,李濟世兄弟居於左下,獨孤整、竇瑋等人依次跪坐。

“諸位,可有破敵之策?”李源嘶啞著嗓子尋問了這幾個月他幾乎天天都要問一遍的話。

儘管心裡不抱希望,可是他心底還是期待有人能站出來拿出辦法。畢竟這麼消耗下去也不是辦法,打了這麼久,幾乎沒有任何的進步,甚至還被魏國反攻了扶風郡。

獨孤整沉默不語,行軍打仗並非他的長處,更何況他已經將獨孤家的糧食、金銀、乃至人才全都交給了李源。

但是目前,李源並沒有拿出成績。

李濟世和李安民紛紛低頭無言,打了這麼久,他們對魏國的實力也有了瞭解,對方並非軟柿子,隨便捏捏就能贏。

“父親,讓孩兒率領三千重騎,一定能破敵!”

一名身材魁梧健碩的黃鬚兒站出來,翁聲喊道。

李濟世瞧了一眼三弟元鼎,蹙眉低喝:“住口,這是什麼地方,賣弄你的小聰明,還不退下!”

李元鼎無視大哥,依舊言道:“父親,若想勝魏國,只能以力破之,策道無所機會!”

李源皺了皺眉,他很不喜歡這個小兒子,雖然也是嫡子,但是行事放浪形骸,毫不顧忌。很多大臣私下裡告訴他,元鼎在隴西那邊幾乎成了大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