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月已至,太原百姓紛紛換上了厚實的衣服,還未飄雪,然氣候卻是十分寒冷。

按照太原百姓的說法,冬月越冷,來年的收成就會越好。

西里坊。

居住在這裡的都是犧牲的北晉軍士遺留下的家人。

一輛普通的馬車緩緩駛入街道,周圍護衛著數名侍衛,在街道的外面更是全面戒嚴。

馬車停下,姜承梟帶著夫人長孫清漪緩緩走了下來。這時候,街道的門一個接著一個開啟,一個又一個腦袋先後探出來。

她們要麼是婦女,要麼是老弱,再麼就是稚子。

這些人穿著單薄,面黃肌瘦,神情之間隱約可見一抹畏縮。

當她們看見長孫清漪的時候,紛紛走出家門,納頭便拜。

“參見王后!”

長孫清漪常常來此慰問,這些人認得長孫清漪,同時也親近長孫清漪。至於姜承梟,她們沒什麼印象。

長孫清漪連忙道:“諸位快快請起。”

待所有人起來之後,長孫清漪又介紹道:“這位便是昭王。”

聞言,所有人頓時又是一拜;“參見王上。”

姜承梟抬了抬手,“都起來吧。”

孩子們站起身,陌生的目光偷偷的打量姜承梟,緊緊地抱著母親或者祖母衣裙。

姜承梟道:“諸位皆是吾晉室勇烈遺孀,在此,請受孤一拜。”

言罷,姜承梟彎腰作揖,而長孫清漪亦跟著盈盈行了萬福禮。

“王上不可!”

一名拄著柺棍的老者慌忙走出來,兩隻手張開,他想要扶起昭王,但是考慮到自身地位卑賤,便只是虛扶,同時口中不忘連連讓昭王起身,說他們受不得如此大禮。

姜承梟直起腰,鄭重道:“諸位的兒子、丈夫、父親,皆是吾晉室的英雄,他們為了天下太平戰死沙場,孤當拜諸位!”

一直在外征戰,姜承梟很少會來這裡探望這些軍士的遺孤,此番冬月休朝,他趁著這個機會便過來探視一番。同時也帶了些許過冬的物資,用以撫慰這些可憐人。

“每家每戶,三塊銀元、十斤羊肉、一石粟米,快快過來領取。”南霽雲高喝。

聞言,這些人頓時面露喜色,又是一番感謝昭王和王后。

長孫清漪則挨家挨戶發放過冬的衣物,常常拉著那些遺孀的手聊著天兒,瞭解她們的困苦的地方。

院子中,拄著柺棍的老者小心翼翼的將姜承梟請進了家中。

所謂家徒四壁大抵就是老者家的描述,老者乃是此處的三老之一,姓金,鄰居們都叫他金老。另外還有兩位三老則因為天氣寒冷的關係臥病在床不能動彈。

知道這件事情之後,姜承梟當即讓親衛去請太醫過來為其整治。

“天氣寒冷,為何不添置火盆啊?”姜承梟隨意跪坐在老者遞上來破軟墊上,看著門口放著的火盆甚是不解。

金老嘆道:“王上有所不知,我這腿腳不便,沒有柴火,那火盆用不上。”

“是孤孟浪了。”姜承梟臉色微紅,旋即招呼南霽雲去解決這件事情。

金老和他說了很多困難,大多數都是人老了,沒人照顧,覺得活著是個累贅。有一些人則是不活著不行,畢竟還有子孫在膝下,只能硬熬著活下去。

他們這些人每月都有朝廷給的撫卹,吃食倒是沒什麼大問題,就是孩子讓他們很是苦惱。

畢竟,他們這些老的半隻腳踏進了棺材,生死已經看淡。可是孩子們不一樣,他們將來還沒有著落呢。

姜承梟安慰道:“金老莫著急,此次過來,孤正好有件事情相告。”

“請王上示下。”

“孤打算在此處興建義學,由孤出資聘請先生,教導孩子們讀書。”姜承梟緩緩道來。

聞言,金老大喜,連忙起身一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