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這裡,裴矩等人已經不知道昭王的想法了。因此,王鴻出言問道:“王上的意思是?”

姜承梟微微一笑,緩緩道:“我且問諸位大人一個問題,朝廷選拔士子是為了什麼?”

“自然是輔佐王上,治理百姓,安定社稷。”鄭善願理所應當道。

“嗯,鄭大人說對不錯。”姜承梟接著道:“那麼,什麼樣計程車子能擔當這樣的任務呢?”

“品德才能出眾者。”裴矩道。

姜承梟頷首,“不錯,品德才能出眾者。孤相信,能夠經過郡縣中正官選拔計程車子,品德方面自然是沒有問題。既是如此,那剩下的便是才能了。”

“王大人與盧大人的爭執,無非就是士子的才能,然否?”

王鴻與盧懷慎對視一眼,輕哼了一聲,兩人皆是點了點頭。

姜承梟語氣徒然拔高:“既然如此,那就正面一教高下!”

在場的官員登時一楞,有些不太明白王上什麼意思。

還是裴矩小心翼翼的問道:“王上打算直接問策嗎?”

姜承梟搖了搖頭,“上千計程車子,一個一個的問策,孤哪有那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是故,孤打算來一次考核!”

接下來,姜承梟簡單闡述了弱化版的‘科舉’。

這次的科舉,共有三個問題,讓上千名士子一同考核,考核排名優異者,可入功名榜,由朝廷任免職務。

“敢問王上,可否詳說?”裴矩拱手,他隱隱約約覺得昭王這番話可能會引起巨大的動盪,這有類於‘察舉制’到‘中正制’的變化。

考核!

這個想法,自古以來從未有之,而且是上千人一起考核。

裴矩覺得,昭王的想法恐怕絕對不僅僅止於此。

姜承梟道:“考核分為三個題目,第一個‘作詩’,第二個‘算數’,第三個‘試策’。其中,作詩二十分,算數二十分,試策五十分。剩下的十分乃是‘書法’。”

好吧,姜承梟承認,他上輩子是知道科舉制這種東西的,但是對具體什麼章程一點不懂,所以只能自己來嘗試。

作詩這一題算是送分題,沒有什麼太大的要求,基本上這個時代的讀書人都會兩句打油詩。

算數就不用說了,這玩意很重要,姜承梟再無知,他也知道數學培養邏輯思維的道理,不管以後能不能成功,先搞一下試試。

試策則是最重要的,因為這考察的是士子的基本功、眼光、見識、想法等等,總結而言算是一篇命題作文,不過這是帶有強烈考察士子能力的作文,所以它佔五十分!

書法的十分,簡單而言就是卷面分。作為一名士子,寫的字醜,你好意思嗎?

而且姜承梟也不想將來某一天拿到奏摺,結果開啟一看,上面全是不認識的字。

說完後,在場所有的官員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今日昭王的一番話,觸動了他們內心的某種禁忌。世家之所以是世家,那是因為他們掌握筆桿子,掌握知識教育資源,可以肆無忌憚的愚民,欺民。

昭王弄出來的這個考核,讓他們看到一種危機。

縱然現在昭王沒有要和他們爭奪教育權力的意思,可是‘考核’卻有十分大的‘拓寬’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