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軍是個閒職,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算是姜承梟的私人幕僚。

正是因為如此,溫大雅聽見侄子說昭王讓他過去做參軍的事情很是驚訝。

“你小子走大運了。”溫大雅輕綴茶水,伸手將案几上的燭臺移開,笑眯眯的說了一句,臉上老懷欣慰的表情怎麼也掩蓋不住。

溫雁飛倒是沒有‘走大運’的感覺,他只是很想跟著昭王做出一番事業。

“還好吧。”

他端端正正的跪在溫大雅面前,因為開心,臉上的喜悅溢於言表。

“還好?”溫大雅對侄子這副不知道身在福中的狀態嗤笑一聲,旋即緩緩道:“你知道麼,現在朝廷中的門下侍郎,內史侍郎當年都曾是昭王的參軍。再說其他人,譬如裴寧清,鄭如炘等人現在都在一郡為官,他們都曾是昭王參軍。”

溫雁飛眼眸一瞪,這個訊息他還真的不知道。

“叔父的意思是?”

“能做王上參軍的人,一是才能出眾,二是王上肱骨心腹。王上尚在潛邸之時,虞慶則等人便追隨左右,北晉初建,他們便被王上委以重任,十年之後一旦入朝為官,最次也是一部侍郎或者一寺正卿,你說說你是不是走大運了。”

“可......可我不是王上心腹啊。”溫雁飛結結巴巴的說道。

雖然叔父描繪的將來很吸引人,但是他很清楚自己從來就不是王上心腹,心中不免有些擔憂。

對於侄子沒有被將來的美好而迷惑,仍舊保持著清醒,這一點溫大雅很滿意。

“等你成為參軍之後就是王上心腹了。”

溫大雅不免有些懷疑是不是自己今天獻出良田,讓昭王對溫氏刮目相看,所以才會給予侄子這個機會。

可是不管怎麼說,若是侄子能把握機會,溫氏將來在朝廷中也必將會有一席之地。

“叔父的意思是說王上要接納我為心腹?”

“差不多。”

“為......為什麼?”這一點溫雁飛想不明白。

溫大雅朝外面看了看,發現只有一名老僕守在門口,他便小聲和溫雁飛解釋起來。

“若是我料的沒錯,王上平定河北之後,一定急需納入河北計程車族,一來是為了安撫河北地方,二來也是為了充實朝堂。在此之上,王上應該是看重了我溫氏,所以才會有此舉動。”

“可是盧氏不是更合適嗎?”溫雁飛小聲辯解。

溫大雅滿意的頷首,“你能想到這一點很不錯,可正是因為如此,你不覺得奇怪嗎?”

“奇怪?”溫雁飛略一思索,試探道:“叔父是說,王上拋棄盧氏選擇了我溫氏?”

溫大雅嘿嘿一笑,“不是王上拋棄了盧氏,應該是盧氏拒絕了王上才對。不管是威望還是人脈,盧氏在河北都是第一世家,王上為什麼不選擇盧氏呢?據我猜測,應該是王上和盧氏之間發生了一點不愉快。”

“不愉快?”溫雁飛摸不著頭腦,“盧氏怎麼會和王上發生不愉快呢,前幾年盧氏還熱情借糧給王上呀。”

溫大雅摸著短鬚,腦海中回想起今日與昭王的談話,忽然靈光乍現。

“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溫雁飛不明所以,等待著叔父的解答。

溫大雅臉上先是閃過一絲明悟的表情,緊接著又是輕微的嘲諷。

“叔父,怎麼了?”他按捺不住心中好奇。

溫大雅道:“今日王上與我談起整飭官田的事情,我想到河北平定,王上必然需要田地來安置百姓,獎勵士卒,而盧氏手中的良田最多,王上與盧氏應該是在田地的事情上沒有達成一致,導致了王上對盧氏心有不滿。”

“原來如此。”溫雁飛恍然。

這事情在溫大雅心中卻又是另一番計較了,盧氏自己放棄了在新王朝站住腳的機會,那麼溫氏可不可以......

一念至此,溫大雅心頭火熱,既然昭王願意讓溫雁飛擔當參軍,這就說明王上是看重溫氏的。

那麼此事......或許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