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獻王被殺了!

這個訊息著實震的姜承梟不輕,原因無他,巢獻王死的根本沒有任何的意義。

首先,他只是一個廢‘太子’。

巢獻王雖然是先帝長子,而且也是先帝親封的太子。但問題是,他也是先帝親手廢掉的。

現如今皇帝掌握了朝廷大權,巢獻王在朝中的所有勢力都被皇帝拔的乾乾淨淨,皇帝根本沒有理由殺巢獻王。

殺了巢獻王皇帝能得到什麼?

他什麼也得不到,反而會背上弒兄的罵名,而且是殘害同胞兄長的罵名!

如果說這件事放在皇帝得位不正的前提下還能說得通,可問題是今上是先帝明旨傳位的皇帝,根本不存在這個問題。

總的來說,皇帝不會殺他,更沒有理由殺巢獻王。

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一個弒兄的罵名可不是開玩笑的。

想西漢太宗孝文皇帝殺了淮南王劉長,被民間罵了幾百年的“一尺布尚能縫,兄弟兩人不相容”。

漢太宗在死後能被稱為‘孝文皇帝’,單憑這個諡號,就能說明這個皇帝在‘文治’方面多麼的傑出。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漢太宗仍舊是無法擺脫這個汙點。

更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漢淮南王還是一方不聽管教的諸侯,封國建了社稷。

可是巢獻王呢?

一個對皇帝絲毫沒有威脅的前廢太子,現在被殺了。

這個罵名,對皇帝來說將會多麼嚴重。

這件事如果最後查不出一個真兇,皇帝在史冊上一個‘嫉心不容長兄,欲除之後快’的名聲絕對逃不掉。

今上什麼人?

從他動手除掉世家毒瘤,想盡辦法開鑿運河,北擊突厥開始,就說明他不是一個固守的君主,他是帶有強烈的個人抱負,甚至是開創偉業的皇帝。

所謂年號‘宏業’,足以說明他的心氣。

這樣的皇帝,怎麼可能不在乎自己的名聲。

不管什麼時候,以孝治國從來沒有消失。

民間一旦被人誤導了輿論,皇帝不顧同胞之情,殺了哥哥。

這個惡劣的影響,造成的後果難以想象。

“兇手不可能是皇帝。”

姜承梟提筆,將紙上的‘帝’劃掉。

這件事不存在‘自己殺自己’,因為皇帝要真是這麼做,他就真的殺了自己。

那麼,現在誰最想搞臭皇帝的名聲呢?

山東士族?

目前而言,最有可能的就是他們。

因為山東士族此番在皇帝那兒受到重挫,他們帶著抱負的心去做,不是沒可能。

但是姜承梟覺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