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流言蜚語(第1/3頁)
章節報錯
各人有各人的圈子,長安貴婦人的圈子常常談論的話題大多數還是以‘名’‘利’二字為主。
所謂‘名’,譬如前段時間姜承梟被封遼東郡守。
雖然貴婦人們一大半不知道遼東在什麼犄角旮旯的地方,但是‘遼東郡守’四個字的意思她們總還是明白的。
她們更知道琅琊郡公如今不過十六歲,弱冠之齡得封郡守,名不副實也好,徒有虛名也罷。
可這封賞確確實實是真的。
再者,長安貴婦人大都數雖然‘頭髮長見識短’,但是不妨礙她們詢問自家在朝中的丈夫,十六歲的郡守意味著什麼。
那意味著幾年後,朝中將會出現一名二十多歲的三品大員。
此人而且很有可能會得封王爵。
是故,貴婦人們大多數對長孫清漪抱有強烈的羨慕。
羨慕之餘難免會有嫉妒,嫉妒至於難免會有所怨恨。
同樣的,鄭觀音的事情也屬於‘名’的範圍。只不過與姜承梟的好‘名’相比,她的是惡‘名’。
關於鄭觀音剋夫的流言,一開始是誰家傳出來的已經無從查詢。
約莫是在崔雲象被腰斬的前後,鄭觀音剋夫的名聲悄悄蔓延。因為其身份特殊,乃是滎陽鄭氏嫡女,所以這個謠言越傳也越誇張。
最誇張的莫過於,鄭觀音乃是‘天煞孤星’,誰與她扯上關係,運勢都會被其影響。
而崔雲象之所以死,也是因為鄭觀音所導致。
是故,在崔雲象還沒死之前,清河崔家便主動向鄭家退了婚。
“...阿孃可被氣壞了,這幾日妾身去府上問安,阿孃仍舊是耿耿於懷。”
長孫清漪拉著丈夫的手,輕輕訴說著事情的來龍去脈。
趙王妃生氣的原因,姜承梟大致能猜到。莫過於鄭觀音乃是她的親侄女,現在卻被無端謾罵,心中痛恨。
相比較這個,姜承梟更想知道是誰在背後散播這個謠言。
僅以目前而言,清河崔家的可能性最大。
回想當時大朝之上,鄭善願作為崔家的親家,其實並沒有如何為崔家求情,甚至崔世慄被貶謫也沒有什麼表示。
或許鄭善願早就知道崔家不可救,想要及時撇清關係也說不定。
玉奴在一旁連連點頭,補充道:“那些丫鬟也是這樣說的,她們還說鄭姑娘怕是要步另一位鄭姑娘的後塵了。”
另一位鄭姑娘就是鄭婉兒。
說來倆人不愧是親姐妹,終生大事都栽了。
不同的是鄭婉兒是失了清白,鄭觀音則是自身惡名。
“玉奴,此話不可外傳,府中二三子當謹言慎行。”長孫清漪警告道。
“是。”
玉奴與佩兒皆是應道。
姜承梟自身倒是沒有太多的感覺,現在回想起來當初的‘相親’,其中未嘗沒有鄭善願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