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大朝(七)(第1/2頁)
章節報錯
聽了太子與齊王的爭辯,皇帝沒有回覆他們,轉而看著群臣:“諸位愛卿以為呢?”
大臣們面面相覷,一時之間沒有人敢隨意表明自己態度。
帝心難測,誰知道這是不是皇帝在順藤摸瓜,想要將支援高相的官吏一網打盡。
在此時,沉默許久的趙王開口了。
“陛下,太子之言並無不妥之處。高相忠心體國,為朝政操勞,族中子弟狂悖,有失察之處可以諒解。”
姜承梟意外的看了一眼趙王,這位一直安靜吃瓜的父王怎麼會這個時候跳出來給高巽求情,這不就等於給太子求情麼。
在趙王開口之後,裴矩亦是開口道:“陛下,趙王所言有理,犯錯的乃是其弟高傳,其孫高烈,將罪責怪在高相身上著實不妥。”
這件事與前兩件不同,崔世慄涉及的是謀反,怎麼求情都是死罪。
盧懷慎之孫盧亮是為東宮洗馬,刺殺趙王世子,背後的利益糾葛無數,求情還是死罪。
唯有這一件,高巽其實並未涉及其中,而且犯錯的也是其弟,其孫,求情順理成章。
更何況,第一個開口的是趙王。
是故,在趙王與裴矩開口之後,其他臣子才紛紛開口求皇帝恕罪。
姜承梟依舊是安靜的吃瓜,吃的同時不忘注意朝中大臣動靜。此番給高巽求情的大多數都是出身山東士族官吏,關中貴族與南方豪族的人沉默不語,彷彿沒有聽見一樣。
他們既不出口落井下石,也沒有為高巽求情。
所謂置身事外莫過於此。
齊王見他們紛紛為高巽求情,抿了抿嘴,將自己的話嚥了下去。
太子再拜,言道:“父皇,此事並非高相之過,還請父皇明察。”
“陛下,老臣行得端坐得正,若是有族中子弟作奸犯科,魚肉百姓,查出來確實是老臣包庇,老臣甘願受罰!”高巽正色道。
先前因為崔世慄和盧懷慎的事情,他有那麼一瞬的恍惚,沒有想通箇中關竅,現在多數同僚為他求情,他才思緒通明。
當然,高巽這麼說並非代表他一定是無罪的,這一點皇帝很清楚。
以高巽的名頭,就算是他沒有親自開口包庇,只要渤海郡守高傳稍微提點一下那些官吏,他們畏懼左相權勢,給高傳包庇也不是不可能的。
皇帝看向刑部尚書韋施綸,“韋愛卿,你覺得呢?”
韋施綸又不是傻子,這案子再怎麼糾纏都不可能將高巽怎麼樣,他當即回稟道:“臣以為,高相應該與此案無關,但是其弟高傳,其孫高烈應當徹查,絕不可姑息!”
姜承梟撇撇嘴,韋施綸越來越萎了,你動不動夷三族的氣勢呢?
鄭善願起身,拱手道:“陛下,老臣也認為此案應與高相無關,不過其族中子弟狂悖,視法度與無物,確實應當徹查。”
見此,皇帝頷首,“高相,日後要好好管教族中子弟了。”
此言一出,高巽當即點頭,“臣明白。”
姜承梟輕輕舒口氣,這下子應該結束了吧。
待眾大臣歸位,皇帝說道:“諸位愛卿,崔世慄既然被貶謫,誰可任戶部侍郎啊。”
戶部侍郎,這可是個肥缺啊。
一時之間所有人的目光全部亮了起來,禮部尚書蕭旦出列,拱手道:“啟稟陛下,戶部巡官沈丘才德兼備,可提拔侍郎之職。”
姜承梟:“......”
這種事情就不能小朝的時候商議麼,他憋尿好一會兒了。
“不可!”
到現在未發一言的吏部尚書獨孤整坐不住了,他當即起身道:“陛下,沈丘志大才疏,不及吏部郎中侯思敬,臣舉薦侯思敬出任戶部侍郎。”
虞世南起身道:“陛下,侯思敬私德有虧,府中妻妾過百,似這等人豈能執掌我朝財戶之事,臣贊同蕭大人。”
英國公竇瑋也坐不住了,戶部這樣重要的職位輕易不能放給別人。
“陛下,侯思敬盡忠職守,可任戶部侍郎之職。”
來了來了,新一輪**開始了。
姜承梟冷眼旁觀以獨孤整為代表的關中貴族與以蕭旦為代表的南方豪族之間掐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