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兩女(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月中旬,自從年初時突厥人南下的訊息在晉朝瀰漫之後,帝都的百姓雖然仍舊是過著稀鬆平常的生活,但是在閒暇之餘還是免不了去酒肆,茶攤等地打聽關於前線的事。
百姓們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對突厥這次南下有真正的危機感,畢竟那些突厥狗在千里之外的邊疆之地。但是當處羅大軍出現在延安郡的時候,百姓們心態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延安郡雖然沒有直接與帝都所在的京兆郡接壤,但也是非常接近帝都的所在。這樣,百姓們就不由得開始擔憂起來。
長安城外的驛站旁,一群百姓聚集在一起聊著此次突厥戰役,其中不乏一些為了今年中正選士而千里迢迢從各地趕赴長安尋求門路計程車子。
“我你們有什麼可擔心的,此番朝廷派遣了三十五大軍,由楊相與長孫將軍率領,何愁突厥不退,大家都把心放回肚子裡吧。”一名文士笑著開導鄰卓的幾位老人。
老頭回頭打量了一眼文士,道:“後生,你上過戰場嗎,知道突厥人有多殘暴麼,擱這兒輕飄飄這些話合適嗎?再者,你成家沒,有沒有孩子,你孩子有沒有上戰場?”
文士頓時臉色一干,他不過是好心勸導,哪能得起老頭這一個又一個犀利的追問。在他面色訕訕之時,其旁的一位同伴笑著對老頭道:“老丈,你可能不清楚楊相與長孫將軍的厲害,這二人皆是我大晉名將,尤其是長孫將軍,曾在西域擊退了西突厥,此番長安不會有危險,老丈的兒子不久之後就能回來。”
“你這後生娶妻了麼?生子了麼?”老頭並沒有因為這名文士的解釋就放過他,緊接著又是一番連環追問,弄得那文士與前線的同伴一樣尷尬。最後不得不賠禮道歉方才逃得一劫。
文士這才明白,這兒可是帝都,百姓的眼界見視不能與其他地方的百姓相提並論,自己知道長孫將軍威震西域,難道這些百姓就不清楚麼,可真是畫蛇添足的無用解釋啊。
倆人付了茶水錢,逃也似的離開了驛站。
“如明,這長安的老丈真是一點面不留啊,我不過是好心勸解一番,他何故如此咄咄人呢。”先前開口的文士整理衣衫,苦笑著道。
杜如明亦是苦笑道:“畢竟那老丈的兒子在前線抗擊突厥,咱們以一個路饒立場這些話確實是不體諒他的心,是我們二人孟浪了。”
韋阿佛點點頭,理解了好友的意思。感慨道:“雖然來到長安以後,這兒的百姓總是看不起吾等外地士子,但是面對外辱時這些百姓家的孩子卻是衝在第一線的,咱們這一罵倒是活該。”
聞言,杜如明呵呵一笑,“這話倒是沒錯,聽此番征戰的大軍中,關中子弟佔據大多數.......”
兩人正著話,後方忽然傳來馬蹄聲,待二人轉頭望去,便瞧見一隊騎士護著一輛馬車緩緩而校那些騎士個個腰間佩戴橫刀,面色沉著,目光自從看見他們二人之後便緊緊的鎖定在他們上,弄得兩人趕忙徒了官道邊上。
待馬車行過二人眼前時,韋阿佛忽然看見車中坐著一名姿容俏麗的女子,頓時讓他驚為人,恨不得再看一眼。只一瞬見車簾便再次合上,他便失去了佳人。正在他愣神之時,一記馬鞭忽然“啪”的一聲在他耳邊炸響,嚇的韋阿佛頓時戰戰兢兢。
只見一名騎士拉住韁繩,目光森冷的打量著他,“眼睛不想要了?”
聞言,韋阿佛頓時面露懼色,因為那騎士已經拔出了橫刀,只要他敢還嘴一句,恐怕眼睛就會立刻離開他的體。
正在這時,馬車中傳來聲音,“霽雲,走吧。”
騎士看了一眼杜如明與韋阿佛,調轉馬頭離去。
韋阿佛面色通紅,恨恨道:“不過是一家奴爾,居然也敢在我面前耀武揚威。若不是在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