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享三代,爵澤六世。

一人為官,可為三代謀福利。一人有爵,六世享福。大晉廢除了前朝的伯,侯,子,男四等爵位,只留下“公”爵。

“公”爵又分為國公,郡公,縣公三等。大晉的爵位很有含金量,先帝就制定了“三代而降”的規矩。

簡單來說,假如你是一位國公,那麼你兒子,你孫子都是國公,到你重孫子降為郡公,再三代降為縣公。郡公,縣公也是如此。

不過這其中也有些不同,比如滎陽縣公,聞喜縣公,弘農縣公等等,這些爵位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代表的意義。

比如滎陽縣公,它代表的就是朝廷認可的滎陽鄭氏家主,天下鄭氏最出名的那一支。

此外,另一種爵位更值錢,它就是開國爵位。

比如前並國公這個爵位,它就是李源幾十年前跟著先帝一刀一槍,一血一汗,打出來的爵位,屬於與國祚同在的一種爵位。一般來說,只要家裡面沒人謀反,這個爵位能一直傳下去,雖然有三代而降的規矩,但是能傳九代人,只要不是代代草包,皇帝總能給些封賞,基本上與國同休。

所以說,國公是除了宗室王爵之外最高的爵位。正是因為含金量太高,所以現在皇帝都不怎麼隨隨便便就給人爵位。

像蕩寇縣公長孫晟,他平定西域,打敗西突厥這樣的功勞,皇帝也沒捨得給他更好的爵位,而是封了他左武衛大將軍。

爵位和職位那個更值錢?

當然是爵位了,爵位能坐在家裡面收錢,還能享受貴族身份,還能傳給子孫。

職位能嗎?

職位不能。

類似姜承梟的琅琊郡公其實不過是個過度,等趙王死了,他就會繼承王爵。不過到時候,可能會降一些,比如變成兩字王,或者郡王。

想繼續繼承“趙王”,那是不可能的,不變王爵的概念暫時還沒有。

是故,李源這次最心疼的不是他被皇帝擼掉了巴蜀太守的職位,而是被皇帝擼掉了“並國公”這個爵位。

職位沒了還能走關係再謀一個,爵位沒了可就難了。現在天下清平,哪有什麼能立功勞的地方。他也不是竇家,獨孤家,魏家那樣的巨無霸關中貴族。一代不行,還能靠著深厚的家族底蘊崛起。

從他爹李虎開始,他們李家就是關中中等貴族,到他的時候,好不容易走狗屎運娶了竇家嫡女,靠著竇家,隨先帝建功立業受封國公。

現在好了,被皇帝從頭擼到尾,能和從前的靖國公比了。

李源最後看了一眼長安城,嘆息一聲放下簾子,縮回牛車中,變得消沉起來。

他覺得自己足夠小心了,皇帝對關中貴族不滿他是清楚的,當時皇帝不讓他與長孫家聯姻他立馬同意,原因就是他怕被皇帝盯上。

他很有自知之明,皇帝可能因為忌憚不敢對獨孤家,竇家,魏家動手,但是對付他李家綽綽有餘。因此他對皇帝的任何安排都沒有意見,他都乖乖聽話。

胳膊扭不過大腿,更何況他在皇帝面前連根手指都算不上。

但是千算萬算,他還是成為了皇帝和關中貴族鬥爭的犧牲品。

要說他家二郎可能會因為憤怒與那位趙王世子起衝突他是相信的,但是他絕不相信二郎敢動刀子去捅趙王世子。

更何況,他還警告過二郎。出了事情之後,他不是沒有毒打過二郎,讓他承認做的事情。但是二郎被他打的渾身是血也沒有承認,他就知道二郎沒有說謊。

加上皇帝把他從頭擼到尾,他就明白了,皇帝這是殺雞給猴看呢,用他來警告關中貴族。

想起這個,他又有些惱怒,若是二郎不去這次秋獵,或許皇帝就沒有機會找藉口對他下手。

但是現在想這些沒有用了,老老實實回並縣,在做打算吧。

“阿郎,你不要怪二郎了,他絕不敢殺人。”夫人竇氏窩在牛車一角,抱著一個孩子,弱弱的開口。

“我知道,你一個婦道人家懂什麼。”李源很煩,他想著,要不是你和長孫夫人定下什麼狗屁婚約,會鬧成現在這樣麼。

被李源這麼一通吼,竇氏抱著小孩不敢說話。倒是那個孩子,目光絲毫不懼的看著李源。

李源現在只希望他還能有機會重返朝堂,不然一家人待在並縣很快就會落寞。

皇宮。